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12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515.242 KB
  • 2023-0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25)页,515.24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81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25页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长约为6𝑐𝑚B.手指甲的面积约为1.0𝑑𝑚2C.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250𝑘𝑔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别为80𝑑

𝐵−90𝑑𝐵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神舟十三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和核心舱”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天和核心B.太阳C.地球D.神舟十三号3.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拍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

动状态,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A.第2页,共25页B.C.D.4.每年11月都是彝历新年,下列关于日曲同学过年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日曲睡

梦中被杀猪的声音吵醒是声音传递能量B.日曲看到姐姐新衣服有黄色的条纹是因为衣服的条纹吸收黄光C.刚做好的坨坨肉还冒着白气是汽化形成的D.日曲的爸爸回家过年从成都带回一个玩具质量不变5.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由琴弦振动产生B.

歌声嘹亮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上下课的铃声对附近正在休息的居民不是噪声D.琴声和歌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6.如图所示是声波的四种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琴声和歌声

能在空气中传播7.关于超市里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25页A.水产区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减缓了地面上水的蒸发B.保鲜膜包裹的蔬菜,减缓了水分的汽化C.碎冰撒在冻鱼上,是利用冰液化时降温来保鲜D.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升华吸热,

有利于保存蔬菜8.下列对自然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铁丝网上出现霜——凝固、放热B.乙图中,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C.丙图中,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熔化、放热D.丁图中,利用水做的简易冰箱可保鲜食物——汽化、吸热9.如图所示,关于

天安门升旗仪式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护卫队匀速前进、动作标准,他们做的不是机械运动B.队员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是因为刺刀是光源C.整个队列整齐划一,列队队员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D.在各个角度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出旗过程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10.泰山云海是泰山顶峰的特有自然奇观之一,多

在夏秋两个季节出现,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奇观。当看见太阳刚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A.位于云海上方B.位于云海下方C.与所见位置相同D.无法判断11.爸爸

出差给小海带回一个水晶球,小海将水晶球对着太阳光,可以点燃火柴,这是因为水晶球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第4页,

共25页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内部的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手影游戏中,手离光源越近,手在幕布上形成的影越大D.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相同1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之比是4:

5,体积之比是1:2,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A.1:1B.8:5C.5:8D.1:1014.早上醒来,小明同学感觉自己有点发烧,于是他用体温计正确测量自己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体温计里的水银()A.质量变大B.体积不变C.温度不变D.密度变小1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𝐴和𝐵分别测

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则两把刻度尺的读数分别是𝐴:______𝑐𝑚;𝐵:______𝑐𝑚。16.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所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如果战斗机在2𝑠内飞行了0.4𝑘𝑚,则它的速度是______𝑚/𝑠,合______𝑘𝑚/ℎ。17.声音的传播速度因介质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最快;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𝑚/�

�;18.音乐课上,老师弹钢琴时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倒车雷达发出______,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汽车后方障碍物的位置。1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原理制成的;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液面______。20.汽化有两种方式,包括______和蒸发

;液化有两种方式,包括降低温度和______。21.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𝐴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随着水面升高,小明在𝐴处又看到了“硬币”。其实他看

到水中的“硬币”是变______(选填“深”或“浅”)的虚像。第5页,共25页22.如图所示,白鹭在飞离平静水面的过程中,其在水面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3.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配

备了新型全自动摄像测温告警系统。如图,晨晨同学正在通过学校测温棚,镜头的焦距为10𝑐𝑚,要使摄像清晰,晨晨同学需距离镜头大于______𝑐𝑚,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______测出的。24.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

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镜,当手机靠近二维码扫描时,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25.小岩的妈妈到菜市场买了3个西红柿,用托盘秤如图所示测量西红柿的质量,请您帮小岩的妈妈读出西红柿的质量是______𝑘𝑔。26.小明用热水冲了一杯400𝑚𝐿的

牛奶,称得牛奶的质量为440𝑔,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𝑘𝑔/𝑚3;小明喝了一半后,又向杯中加热水到400𝑚𝐿,则此时牛奶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7.体积为15𝑐𝑚3,质量是27𝑔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𝑐𝑚3,若在

其中空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______𝑔。(𝜌铝=2.7×103𝑘𝑔/𝑚3)28.如图所示,小华走在路灯下,请画出小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用线段𝐴𝐵标出影子的范围。第6页,共25页29.如图所示,物体𝐴𝑂放置在水平面上,𝐴′𝑂是𝐴�

�在平面镜中的像,且𝐴′𝑂垂直于𝐴𝑂。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30.如题所示,𝐴光线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①𝐴光线的入射光线:②𝐴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31.

如图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𝑎.𝑏.𝑐等高,𝑎,𝑏粗细相同,𝑐,𝑑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粗细有关,3.水柱的长度有关。(1)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

的音调越高”应选量筒______(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法。(2)若选择的是量筒𝑏,𝑐,则探究的是______。(3)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𝑐和𝑑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

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选填“𝐶高”,“𝑑高”或”一样高”)。(4)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𝑐和𝑑使它们发声,______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第7页,共25页32.如图所示是某海波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

变化的图像。(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安装装置时要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𝐵𝐶段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3)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__。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距凸透镜15𝑐𝑚处的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𝑐𝑚。(2)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右图所示,通过实验可总结得出成此类像的条件是______,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选填“

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3)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为20𝑐𝑚时,光屏上能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该实验中,你找到最清晰实像所在位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34.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

密度”的实验中,(1)首先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第8页,共25页(2)天平平衡后,把金属块放在______盘,

用镊子向盘中加减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金属块质量为______𝑔;(3)用细线拴好金属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2所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𝑘𝑔/𝑚3。35.一列长为120𝑚的

列车以72𝑘𝑚ℎ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身在隧道内的时间为50𝑠,求:(1)隧道的长为多少米?(2)在列车内,一位旅客以0.5𝑚/𝑠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一共需多少时间?36.在空玻璃瓶中装入质量为90𝑔的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再将一体积为30

𝑐𝑚3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1)求水的体积;(2)求空瓶的容积;(3)若空玻璃瓶的质量为30𝑔,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13,金属球沉底后瓶的总质量为174𝑔,求该金属的密度。第9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𝐶【解

析】解:𝐴、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𝑐𝑚,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𝑐𝑚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手指甲长、宽约1𝑐𝑚,面积约𝑆=𝑎𝑏=1𝑐𝑚×1𝑐𝑚=1𝑐𝑚2,故B不符合实际;C、一间普通教室的容积大约2

00𝑚3,空气的密度约1.3𝑘𝑔/𝑚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𝑚=𝜌𝑉=1.3𝑘𝑔/𝑚3×200𝑚3=260𝑘𝑔,接近250𝑘𝑔,故C符合实际;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别为30𝑑𝐵~40𝑑𝐵,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𝐶。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

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2.【答案】𝐷【解析】解:成

功对接后,“神舟十三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和核心舱”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神舟十三号,即地球相对与神舟十三号的位置不断改变;神舟十三号与太阳、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且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D正确。故选:�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本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3.【答案】�

�【解析】解: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第10页,共25页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故图𝐴𝐵𝐷不合题意,图𝐶符合题意;故选:𝐶。(1)相机拍照

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逐渐变大;(2)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是逐渐变大的,由此选出图象。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分析图象的能力,这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需要掌握。4.【答案】𝐴𝐷【解析】解:𝐴、日曲睡梦中被杀猪的声音吵醒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故A正确;B、日曲看到姐姐新衣服有黄色的条纹是因为衣服的条纹反射黄光,故B错误;C、坨坨肉周围温度高,“白气”是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的温度低的空气形成的,气态

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C错误;D、玩具从成都带回来,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𝐴𝐷。(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不透明的物体可以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4)物体

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本题考查声音、物体的颜色、质量、物态变化,是综合性题目,难度不大。5.【答案】𝐴【解析】解: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

A正确;B、响度是声音的强弱,歌声嘹亮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上下课的铃声会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因此上下课的铃声对附近正在休息的居民是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因此琴声和歌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其它介质中传播,故D错误。第

11页,共25页故选:𝐴。(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响度是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3)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声音;(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响度以及噪声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难度不大。6.【答案】𝐷【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乙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丙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乙、丁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波

形不同,音色不同,故C错误;D、琴声和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𝐷。(1)频率是1𝑠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

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7.【答案】𝐵【解析】解:𝐴、水产区鼓风

机向地面吹风,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地面上水的蒸发,故A错误;B、保鲜膜包裹水果,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这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冰熔化时要吸热,可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因此在泡沫箱里放一层碎冰,再放一层海鲜,这样可起到保鲜的

作用,故C错误;D、喷出的雾会迅速蒸发,发生的是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第12页,共25页低,有利于保存蔬菜,故D错误。故选:𝐵。(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

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2)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可使周围的温度降低。(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熔化吸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难易程度适中。8.【答案】𝐷【解析】解:𝐴、霜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不正确;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正确;C、冰凌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不正确;D、利用水做的简易冰箱依靠水吸热汽化使温度降低,所以可保鲜

食物,故D正确。故选:𝐷。(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

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9.【答案】𝐶【解析】解:𝐴、护卫队匀速前进、动作标准,他们的位置发生改变

,做的是机械运动,故A错误;B、队员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但不是自身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刺刀不是光源,故B错误;C、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C正确;D、在各个角度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出旗过程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故D错误。故选:𝐶。(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改变的运动;第13页,共25页(2)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3)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后面士兵反射的光线都被前面的士兵挡住了,故看到的队伍整齐划一;(4)当反射面凹凸不平时,光在

上面会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被看到。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运动、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10.【答案】𝐵【解析】解:太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会发生

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看到初升的太阳比实际位置变高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太阳刚升起时,它的实际位置还在云海以下。故选:𝐵。①光只有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②由于介质的不均匀会造成光

的折射,所以会看到初升的太阳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产生的自然现象,要知道当太阳光从大气层射向地面时,由于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光不再沿直线传播,发生了折射,从而看到的与实际不同。学习物理一定要密切的联系生活;要将

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11.【答案】𝐴【解析】解:小海将水晶球对着太阳光,可以点燃火柴,说明水晶球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选:𝐴。根据水晶球对光线的作用即可解答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体现了物理来

源于生活的学习理念。12.【答案】𝐶【解析】解:A、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用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C、手影游戏中

,手离光源越近,手在幕布上形成的影越大,故C正确;第14页,共25页D、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不同,故D错误。故选:𝐶。(1)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

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正是应用此原理;(2)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3)手影游戏中成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与光源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4)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近视眼的成因、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

性较强的题目。13.【答案】𝐵【解析】解:由题意可知,𝑚甲𝑚乙=45,𝑉甲𝑉乙=12,所以两球的密度之比为𝜌甲:𝜌乙=𝑚甲𝑉甲𝑚乙𝑉乙=𝑚甲𝑚乙×𝑉乙𝑉甲=45×21=85。故选:𝐵。已知物

体的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利用公式𝜌=𝑚𝑉得到密度之比。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质量和体积的前后对应关系,此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常见,属于比例运算。14.【答案】𝐷【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体温计中水

银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由公式𝜌=𝑚𝑉知,水银的密度变小。故选:𝐷。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第15页,共25页此题主要考查质量的特点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概念

是解答的关键。15.【答案】2.02.00【解析】解:(1)刻度尺𝐴的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是1𝑐𝑚,测量时是从4.0𝑐𝑚(最后的那个零是估计值)开始测起的,末端示数6.0𝑐𝑚,物体的长度为6.0𝑐𝑚−4.0𝑐𝑚=2.0𝑐𝑚;(2)刻度

尺𝐵的分度值是0.1𝑐𝑚,即1𝑚𝑚,测量是从4.00𝑐𝑚开始测起的,末端示数为6.00𝑐𝑚,物体的长度为6.00𝑐𝑚−4.00𝑐𝑚=2.00𝑐𝑚。故答案为:2.0;2.00。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

,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考查了刻度值的读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估读;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

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6.【答案】静止200720【解析】解: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战斗机和加油机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0.4

𝑘𝑚=400𝑚,战斗机的速度:𝑣=𝑠𝑡=400𝑚2𝑠=200𝑚/𝑠,200𝑚/𝑠=200×3.6𝑘𝑚/ℎ=720𝑘𝑚/ℎ。故答案为:静止;200;720。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

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②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𝑣=𝑠𝑡计算速度;1𝑚/𝑠=3.6𝑘𝑚/𝑠。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第

16页,共25页17.【答案】固体340【解析】解:声音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且在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𝑚/𝑠。故答案为:固体;340。声

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且在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18.【答案】音调超声波【解析】解:老师弹钢琴时

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倒车雷达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确定汽车后方障碍物的位置。故答案为:音调;超声波。(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可解答此题。19.【答案】热胀冷缩相平【解析】解: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

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答案为:热胀冷缩;相平。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和读数方法,是一道基础题。20.【答案】沸腾压缩体积【解

析】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蒸发和沸腾,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第17页,共25页故答案为:蒸发;压缩体积。(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过程中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2)液化是物质由气

态变为液态,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本题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的基础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1.【答案】沿直线传播浅【解析】解: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

,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随着水面升高,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浅的虚像。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浅。(1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属于常见题。22.【答案】虚像不变【解析】解: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

知,白鹭在飞离平静水面的过程中,其在水面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虚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

镜对称。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进行解答。23.【答案】20红外线【解析】解: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镜头的焦距为1

0𝑐𝑚,要使摄像清晰,晨晨同学需距离镜头大于20𝑐𝑚,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第18页,共25页故答案为:20;红外线。(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𝑢>2𝑓,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红外线特点及应用:①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此题主要考查红外线的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难度不大。24.【答案】凸透变大【解析】解: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在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镜头靠近二

维码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答案为:凸透;变大。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关键要明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25.【答案】0.6【解析】解:由图可知,托盘秤的分度值为0.1𝑘𝑔,由于指针指在0.6刻度线处,所以西红柿的质量是0.6𝑘𝑔。故答案为:0.6。确定托盘秤的刻度值,然后根据指

针指示的位置上读出西红柿的质量,同时注意5𝑘𝑔是它的最大称量。此题考查质量的测量与托盘秤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26.【答案】1.1×103变小【解析】解:(1)牛奶的体积:𝑉=400𝑚𝐿=400𝑐𝑚3,牛奶的密度:𝜌=𝑚𝑉=440𝑔40

0𝑐𝑚3=1.1𝑔/𝑐𝑚3=1.1×103𝑘𝑔/𝑚3;第19页,共25页(2)两种液体混合时,混合的密度介于两液体的密度之间,因水的密度小于牛奶的密度,所以,小明喝了一半后,又向杯中加热水到400𝑚𝐿,此时牛奶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1.1×103;变小。(1)知道牛奶的体积

和质量,根据𝜌=𝑚𝑉求出牛奶的密度;(2)两种液体混合时,混合的密度介于两液体的密度之间,据此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大小的比较,要注意两种液体混合时混合的密度介于两液体的密度之间。27.【答案】1032【解析】解:(1)由𝜌=𝑚𝑉得此时球的实心体积:𝑉铝=𝑚球𝑉

铝=27𝑔2.7𝑔/𝑐𝑚3=10𝑐𝑚3,空心部分的体积𝑉空=𝑉球−𝑉铝=15𝑐𝑚3−10𝑐𝑚3=5𝑐𝑚3,(2)若在其中空部分灌满水,𝑉水=𝑉空=5𝑐𝑚3,由𝜌=�

�𝑉得,水的质量𝑚水=𝜌水𝑉空=1.0𝑔/𝑐𝑚3×5𝑐𝑚3=5𝑔,球的总质量𝑚总=𝑚球+𝑚水=27𝑔+5𝑔=32𝑔。故答案为:10;32。(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𝜌=𝑚𝑉求出此时球的实心体积,用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2)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在加上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

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第20页,共25页28.【答案】解:过路灯和人的头顶作一条光线,这条光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小华影子最右端的位

置,并标出影子的范围,如图所示:【解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9.【答案】解:平面镜所成

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𝐴𝐴′,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

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30.【答案】解:(1)过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作出入射光线;(2)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21页,共25页【解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𝐴光线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

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本题考查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以及凹透镜对特殊光线作用的作图,注意作图要规范。31.【答案】𝑎、𝑏控制变量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一样高𝑐【解析】解:(1)当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气柱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量筒的粗细相同,气柱长短不同,观察图中可知𝑎、𝑏符合条件;一个量与多个量有关,要控制其它量不变,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因此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对比𝑏、𝑐

可以发现:气柱长短相同,但量筒的粗细不同,所以这两个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且气柱愈细,发声的音调愈高;(3)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而𝑐、𝑑中空气柱的长度、粗细都相同,因此吹𝑐、𝑑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一样高。(4)用敲击的办法也能使量筒发声,声音主要是

量筒和水柱振动发出的,量筒中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故𝑑的音调比𝑐低。故答案为:(1)𝑎、𝑏;控制变量;(2)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3)一样高;(4)𝑐。(1)解答该题需要对每一次实验的对比量筒认真观察,从中找出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当一个物理量受到

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高”应选粗细相同的量筒;(2)量筒𝑏,𝑐等高,粗细不同;(3)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量筒𝑏,𝑐中空气柱的长度、粗细都相同;(4)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该题设计

的非常巧妙,利用对气柱发声频率的探究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能力。是一道很好的考查能力的实验探究题。32.【答案】自下而上晶体固液共存态80受热均匀【解析】解:(1)实验中,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和燃

料,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放置烧杯的铁圈的位置,所以应该自下而上安装器材;第22页,共25页(2)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根据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可以判断海波是晶体;𝐵𝐶段海

波正处在熔化过程中,此时物质中既有固体也有液体存在,因此,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海波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是80℃,所以海波的熔点为80℃;(3)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受热均匀。故答案为:

(1)自下而上;(2)晶体;固液共存态;80;(3)受热均匀。(1)实验中,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和燃料,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放置烧杯的铁圈的位置;(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之

一: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因此由图乙可知海波是否晶体;𝐵𝐶段海波正处在熔化过程中,此时物质中既有固体也有液体存在;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即为熔点;(3)水浴法的优点:受热均匀;本题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规

律的实验,主要考查器材的安装、晶体熔化的特点、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以及对“温度−时间”图像的认识。33.【答案】15𝑢<𝑓放大镜放大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解析】解:(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15𝑐𝑚;(2)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右图所示,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条件是𝑢<𝑓,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是放大镜;(3)蜡烛移至距凸透镜为20𝑐𝑚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成的像

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找到最清晰实像所在位置的操作方法是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如果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清晰,继续向前缓慢移动光屏,如是像又变暗,再往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明亮的像;故答案为:(1)15;(2)𝑢<𝑓;

放大镜;(3)放大;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2)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所成的

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是放大镜;第23页,共25页(3)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找到最清晰实像所在位置的操作方法是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应用。34.【答案】右左78.47.84×103【解析】解:(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应该把物体

放在左盘,而砝码放在右盘;如图1所示,当最后天平平衡后,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对应的读数,所以金属块的质量𝑚=75𝑔+3.4𝑔=78.4𝑔;(3)如图2所示,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前,量筒中水的体积𝑉

1=30𝑚𝐿,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后,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𝑉2=40𝑚𝐿,所以金属块的体积𝑉=𝑉2−𝑉1=40𝑚𝐿−30𝑚𝐿=10𝑚𝐿=10𝑐𝑚3;金属块的密度:𝜌=𝑚𝑉=78.4𝑔10𝑐𝑚3

=7.84𝑔/𝑐𝑚3=7.84×103𝑘𝑔/𝑚3。故答案为:(1)右;(2)左;78.4𝑔;(3)7.84×103。(1)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时,说明右侧更重,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应该把物体放在左盘,而砝

码放在右盘;当最后天平平衡后,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对应的读数;(3)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时,物体的体积为量筒中物体和水的总体积减去量筒中水的体积;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𝜌=𝑚𝑉

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本题是固体密度测量的实验,知道密度公式的计算以及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5.【答案】解:(1)已知𝑣1=72𝑘𝑚/ℎ=20𝑚/𝑠,整个火车车身在隧道中的时间为𝑡1=50𝑠

,则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𝑠1=𝑣1𝑡1=20𝑚/𝑠×50𝑠=1000𝑚,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𝑠1=𝐿隧道−𝐿车,隧道的长为:𝐿隧道=𝑠1+𝐿车=1000𝑚+120𝑚=1120𝑚;(2)在列车内,一位旅客

以0.5𝑚/𝑠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通过的路程为𝐿车=120𝑚,第24页,共25页需要的时间为:𝑡′=𝐿车𝑣′=120𝑚0.5𝑚/𝑠=240𝑠。答:(1)隧道的长为1120𝑚;(2)从车头走到车尾,一共需要240𝑠时间。【解

析】(1)已知整个火车车身在隧道中的时间,隧道的长度等于火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减去车身长;(2)已知列车长度和乘客的行走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得从车头走到车尾的时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整个火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50𝑠的意义,明确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

过的路程是隧道长度减去车身长。36.【答案】解:(1)因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𝑚水=𝑚冰=90𝑔,由𝜌=𝑚𝑉可得,冰全部熔化成水时水的体积:𝑉水=𝑚水𝜌水=90𝑔1𝑔/𝑐𝑚3=90𝑐𝑚3;(2)将一体积为30�

�𝑚3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则空瓶的容积:𝑉容=𝑉球+𝑉水=30𝑐𝑚3+90𝑐𝑚3=120𝑐𝑚3;(3)金属球的质量:𝑚金=𝑚总−𝑚水−

𝑚瓶=174𝑔−90𝑔−30𝑔=54𝑔,由题知,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13,则金属球实心部分的体积(即金属的体积):𝑉金=(1−13)𝑉球=23×30𝑐𝑚3=20𝑐𝑚3,该金属的密度:𝜌金=𝑚金𝑉金=54𝑔20𝑐𝑚3=2.7𝑔/𝑐𝑚3。答:(1)冰

的体积为90𝑐𝑚3;(2)空瓶的容积为120𝑐𝑚3;(3)该金属的密度为2.7𝑔/𝑐𝑚3。【解析】(1)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据此可知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冰全部熔化成水时水的体积;(2)将一体积为30𝑐𝑚3的空心金属

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水的体积加上金属球的体积即为空瓶的容积;(3)瓶子的总质量减去水和空瓶的质量即为金属球的质量,根据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13求出金属实心部分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金属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计算,正确得出金属球的质量和实心部分的体积是关键,要第25页,共25页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