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4.1.1圆》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共(3)页,28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圆》教案★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圆的概念.2.能用集合的概念去描述圆.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形成圆的概念的过程,体会集合的概念,理解圆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图形的画法和分析,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2.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获得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自学精
神.★教学重点圆的概念.★教学难点用集合的概念描述圆.★教学方法1.用“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概念使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学会描述圆.2.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形象.观察教材的图案,体会圆的形象.除了教材给出
的圆形图案外,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2.通过画图,认识圆的形象.学生活动:形成圆的方法有多少种?(1)用准备好的绳子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固定一个定点,固定一个长度,绕定点拉紧绳子运动就形成一个圆).(2)用圆规画出一个圆.说一说你的画图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谁的表述更准确更
简练.二、进行新课从以上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问题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
心O)的距离有什么规律?问题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几名学生并点评总结.(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圆的新定义: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
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组成的图形.同时,我们又把①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线段AC,AB;②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线段AB;③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C为端点的弧记作A
C”,读作“圆弧AC”或“弧AC”.大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ABC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AC或BC叫做劣弧.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三、课堂练习四、课堂总结本节课应掌握:圆的有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