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doc,共(2)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5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教材分析:当代学生从诞生的“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中,直接享受到丰富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更为密切。由于他(她)们处于家庭“独”字号的环境,他(她)们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知识较广,参与社会的意识较强;但一方面,他(她)们较
为自私、任性,欠缺礼貌,一切都以自我坤洲小学为中心,自理能力较弱。他们对自己参与的生活感到好奇,敢于冒险,也易于自我解释,并充满自信。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并开始意识到了他人的想法和行动,但却因不会沟通而易和他人冲突。本课在设计中力求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讲求团队精
神,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从而学习到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二)行为与习惯: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四)过程与方法: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三、教学重点、难
点、关键: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
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四、教学资源: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坤洲小学运用了实地考察、搜集及应用计算机课件。实地考察: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实际体验自己与老人的情感。搜集资料:查找有关合作与分享的
事例及现象。计算机课件:《分苹果》的动画片。五、学生实态: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活不容易体会到由于缺乏别人分给的“零食”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六、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
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学习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精
神。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自己倾注着特殊感情的玩具和用品,让孩子们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来与大家分享。(一)组织学生把心爱的东西集中起来。如:集邮册、玩具、图书、花等。(二)组织讨论: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怎样与同学分享?(三)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真诚地帮助他人,对人有礼貌。七、教学准备:(一)课前让学生自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等,带一两件心爱的物品来。(二)橡皮泥、牙签。(三)“盲人点灯”的课件(故事朗读、图片和音乐)。(四)学生自己先阅读“故事与思考”,根据理解增添解说词。教学
活动过程:活动一: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1.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分享
的快乐)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活动二: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分享的快乐1、“分苹果”活动
。(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
分给别人。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1).课件出示33页的图片。(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6.结合33页的事例
,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活动三: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活动四:故事配音朗诵。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1.听故事。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