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6)页,2.75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年高效课堂优质课教学设计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教学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分界线及划分界限的主导因素。2.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3、通过对本节
内容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的读图能力、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的方法指导: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复习要点:1、秦岭—淮河线南
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熟记P2图表)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熟记P4图5-8)3、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二)复习过程让学生根据复习要点自己复习5分钟,然后进行重点知识梳理。(三)重点知识梳理检查1、出示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检查学生秦岭—淮河的走向及流向
。2、出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的表格,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检查位置、划分界线及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四)备考靶向演练2、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
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1)、(2)题。(1)下列真真所发微博错误的是()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2)下列
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B.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__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地
。(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是,判断依据是(3)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为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铁路。(4)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高原,该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近几十年,对该高原采取的整治措施主要有。(6)M为(山脉),它与淮河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举
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①③④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高寒青藏身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岭阻挡二黄土水土流失植树种草秦岭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复习要点:(熟记P6图5-10、P9图5-14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复习要点:北方地区1、人口面积2、地形区:3:作物熟制及农作物4、气候类型及特征:5、矿产:6、工业区:7、工业城市:南方地区1、面积人口:2、地形区:3、气候类型及特征4、
物产:5、商品粮基地:6、矿产:7、水能资源:(二)复习过程学生根据复习要点自由看书复习约5分钟。(三)重点知识梳理检查12345【慧眼识图】1、山脉:1-52、地形区:ABC3、河流:1-24、海域:3-45、半岛:M-NCB
A1234MN北方地区合作探究: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分析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大型耕作业,有面积广大的黑土,土质肥沃,养分充足。气候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条件:受夏季
风的影响易出现旱涝灾害,部分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容易发生荒漠化现象。ABD【慧眼识图】C12345abc南方地区地形区:ABCD海峡:1、2岛屿:3、4半岛:5海洋:abc山脉:MNMN合作探究:南方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想一
想开发水能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利:将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能够缓解南方地区能源不足的情况;利于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南方地区的环境状况。弊:修建堤坝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容易诱发地震、
滑坡等灾害。(四)备考靶向演练2.3.DD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5.CB6.秦岭—淮河线太行山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旱地小麦温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水北调一水多用总结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界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山东半岛工业区有色金属、水能森林、石油、煤、铁资源一年两熟到三熟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一年两熟农业热带和亚热
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地形南方地区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