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达标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共(10)页,2.10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05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0页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1.有人这样赞美京
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
“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
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
诗称颂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4.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
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右图是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的示意图》。示意图中方框内M处应该填写的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三省六部制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朱温灭唐M第2页共10
页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与哪一次农民起义有关A.大泽乡起义B.楚汉之争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7.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②南方相对稳定,经
济发展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逵和燕青逛东京大街,一个有说书、唱曲、杂剧、猜谜、相朴、踢球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让两人流连忘返。这
一场所在当时被称为A.皇宫B.都市C.瓦子D.乡村9.下列的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A.农业繁荣B.手工业繁荣C.商业繁荣D.文化繁荣10.下图中,能反映“澶渊之盟”订立时双方政权的示意图是ABCD11.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
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A.辽朝B.北宋C.西夏D.南宋1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
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第3页共10页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1
3.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南宋时,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
多14.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宋朝文学成就最大的是A.诗B.散文C.词D.话本小说15.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商品经济发展
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16.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中火药在军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7.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
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昇”。那么,历史上毕昇的发明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D.转轮排字18.《蒙古秘史》记载了12世纪蒙古高原的状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结束这一局面,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B.唐太宗C.成吉思汗D.康熙帝19.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A.藏族B.满族C.白族D.回族20.人们常用“
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冤屈与悲惨境遇。塑造了“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文学家是第4页共10页A.杜甫B.苏轼C.辛弃疾D.关汉卿21.下列口号中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是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C.均田免赋D.等贵贱,均贫富22.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
会上提到一个细节: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同时康熙对外国的侵略也曾经进行过坚决抵抗,维护了主权。康熙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的事迹是A.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抗击沙俄侵略者,收复雅克萨C.反击沙俄侵略者,收复新疆D.大败倭寇,收复台湾澎湖列岛23.历史推论离不开
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4.右面两幅图反映出的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人口的显著增长D.城镇商品经济发展25.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26.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6分)材料一选项史实推论A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B明朝修筑的紫禁城(故宫)是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C明代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直接导致中国社会全面落伍于世界第5页共10页(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个朝代创建的什么政治制度?(
4分)材料二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2分)明太祖和明成祖分别设置了
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臣民的监察和监视?(4分)材料三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2分)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2分)(4)以上材料表明
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27.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倡导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唐朝中外
交往》图第6页共10页(1)根据材料一,说出唐朝时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具体到达的地方。(4分)材料二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
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三历史上,中国很早就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但受各种因
素的制约,历史上我们对海权的认识不够,海洋意识不强。——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论“2012中国的亚洲(3)根据材料三,举出古代中国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事例。(2分)第7页共10页材料四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
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中国历史十五讲》(4)依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名称。(2分)并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该
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5)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汉唐到明清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你认为这对我国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4分)28.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2分)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
什么新发展?(2分)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第8页共10页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
宗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的两个宰相。(2分)材料三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2分)宋代的这
一政策有何影响?(2分)材料四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1分)哪一朝代开始实行?(1分)当时的“腹
里”直属哪个机构管辖?(1分)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第9页共10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26.答
案要点(16分)(1)隋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2)废除丞相制度(2分);锦衣卫(2分)、东厂(2分)。(3)军机处(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巅峰(2分)。(4)君主权力不断加强(2分)。27.答案要点(18分)(1)到达的地
方:鉴真---日本(2分);玄奘---天竺(古印度)(2分)。(2)主要原因:隋唐时期,北方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南方海外交通与海外贸易发达;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DCDCCDCCAB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CBCDDC
BBAD第10页共10页唐宋时期,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3)中国古代(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4)政策名称:闭关锁国(
2分)。影响: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1分);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1分)。(5)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国际关系应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意思
相近即可,答出两点,4分)28.答案要点(16分)(1)科举制度(2分);创立殿试制度(2分)。(2)减少劳役赋税(2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2分)。(3)重文轻武政策(2分);影响: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2分)。(4)行省制度;元朝;中书
省;行省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4分)【评分说明】非选择题的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