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方差》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共(5)页,30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1/5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方差课题20.2方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方差的意义,会计算“方差”.数学思考经历对数据处理的自主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
和数据处理能力.问题解决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并会初步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认真细致的自主学习态度和用数据说话的求实精神.教学重点对方差意义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对方差意义的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教具多媒体:PPT
课件、畅言智慧课堂系统平台学习活动一、课前自学检测环节学习步骤学习任务设计意图环节一:视频学习观看《洋葱数学》中方差一节的视频,同步完成《洋葱数学》......预学案...(见附件)通过观看视频,初步掌握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环节二:自学课本
1、精读课本P124~P126,并完成其中的练习;2、对课本中的重点进行标记,并归纳本节知识点。依纲靠本,在视频自学的基础上,理解课本中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并通过课本中的例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环节三:自学检测完成自学检测题(作业平台APP,在线作业)通过自学检测,检查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检查错误原因。检查不出的第二天上课前小组互教,课堂上反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2/5二、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四:自学反馈针对前晚的自学检测进行反馈,尽可能交给学生讲解。课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学生讲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环节五:合作与展示探究一利用图形判断方差大小如图,是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10次射击训练成绩(环数)的折线统计图,观察图形,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s甲2,s乙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探
究二方差的意义及其计算教材例1针对训练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在某场测试中各射击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表1、表2、表3:表1表2表3试计算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测试成绩的方差,并确定谁的测试成绩最稳定.甲的成绩环数78910频数4664乙的成绩环数78
910频数6446丙的成绩环数78910频数5555小组合作学习,并派学生代表讲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3/5环节六:课堂巩固提高【巩固提高】(在智慧课堂互动环节发送到学生端)一
、选择题1.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量是()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2.2016·河南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cm)185180185180方差3.
63.67.48.1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3.2016·广安九年级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如下表所示.编号12345方差平均成
绩得分3834■3740■37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35,2B.36,4C.35,3D.36,3二、填空题4.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s2=1n[(x1-20)2+(x2-20)2+„+(xn-20)2],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
___.5.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6.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的植树棵数如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7.学校
篮球队五名队员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7,15,17,16,15,其方差为0.8,则三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为________.三、思考:已知一组数x1,x2,„,xn的方差为s2,(1)一组新数据x1+a,x2+a,„,xn+a的方差是;
(2)一组新数据bx1,bx2,„,bxn的方差是.1.在线提交、及时反馈;2.限时训练,巩固知识的掌握,训练解题速度;3.知识的综合与拓展,提高应考能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4/5环节七:当堂
过关检测【当堂检测】(在智慧课堂互动环节发送到学生端)1.数据-2,-1,0,1,2的方差是()A.0B.2C.2D.42.某村引进甲、乙两种水稻良种,各选6块条件相同的试验田,同时播种并核定亩产,结果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
均为550千克/亩,方差分别为s甲2=141.7,s乙2=433.3,则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A.甲、乙均可B.甲C.乙D.无法确定3.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小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如下:甲:15,9,16,18,14,8,12,10,17,
11;乙:12,15,14,16,15,13,13,10,12,10.(1)计算甲、乙两种小麦苗高的平均数;(2)计算甲、乙两种小麦苗高的方差,并判断哪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1.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2.在练习设计上,遵
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课堂小结】(1)怎样计算方差?(2)如何理解方差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差的作用是什么?方差越大,数据的
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方差的适用条件: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才利用方差来判断它们的波动情况.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②[讲授效果反思]③[师生互动反思]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顾反思,找出差距与不足,形成知识及教学体系,更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能力。附件:洋葱数学预学案:【概念课】方差学习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
分析5/5理解方差的定义并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会用方差比较两组数据波动的大小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方差】,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什么是方差?如何比较两组数据波动程度的大小?(00:00-05:49)
1.我们用差距的平方和除以____________来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差距;这个可用来衡量数据的波动程度的指标叫做数据的________.引导问题2如何计算方差?方差有什么应用?(05:49-07:51)2.计算方差的步骤:第一步
:求出这组数据的________.12nxxxn….第二步:每个数据与平均数________.12.nxxxxxx,,第三步:求________.22212.nxxxxxx…第四步:除以_____
___________.22212.nxxxxxxn…3.按上面的步骤计算7,7,8,9,9的方差.求平均数: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数据与平均数做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平方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以数据个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李和小锤数次考试的成绩是:小李:59,61,57,58,65;小锤:64,58,62,缺考,56.谁的成绩比较稳定?线
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总结回顾请回顾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如果达成,在学习目标前的“◻”打✔.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