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函数》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共(7)页,378.45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19.1.1变量与函数(2)【知识目标】(1)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初步感知用常量与变量来刻画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常量、变量.(2)借助简单实例,初步理解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知道存在一类变量可以用函数方式来刻画.能举出涉及两个变量的实例,并指出由哪一个变量确定
另一个变量,这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3)借助简单实例,初步理解对应的思想,体会函数概念的核心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能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简单实例,引领学
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数学研究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化繁为简.【情感与态度目标】(1)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引入课题,学生初步感知实际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学科.(2)借助简单实例,
引领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借助简单实例,从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抽象出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唯一对应”.【教学关键】借助实例,明确由哪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进而指出由哪一个
变量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对应”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不是函数关系.五、教学过程导言:讲一个小故事:(王爷爷中风住院在重症监护室里护士小李填写表格)表一时间血压心跳次数呼吸次数时间血压表二上述两
个问题中都涉及两个量的关系,这一节课我们研究两个量的关系,研究怎样由一个量来确定另一个量.板书课题:两个__量的关系: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门见山,在极短的时间(一两分钟)内指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空格中
将来填上变量的“变”字.现实世界中各种量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应向学生说明我们数学的研究方法是化繁就简,本节课只关系注一类简单的问题.活动一、概念的引入1.票房收入问题: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1)若一场售出150张电影票,则该场的票房收入是元;(2)若一场售出205张电
影票,则该场的票房收入是元;(3)若一场售出310张电影票,则该场的票房收入是元;(4)若一场售出张电影票,则该场的票房收入元,则.思考:(1)票房收入随售出的电影票变化而变化,即随的变化而变化;(2)当售出票数取定一个确定的值时,对应的票房
收入的取值是否唯一确定?(例如,当=150时,的取值是唯一、还是有多个值?)答: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某班同学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登记表:这一数学测试中,(1)13号的成绩为______;(2)17号的成绩为______;(3)18号的成绩为
______;(4)23号的成绩为______.思考:(1)测试成绩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2)任意确定一个学号x,对应的成绩f的取值是否唯一确定?(例如,当学号=13时,所得成绩f的取值是唯一、还是有多个值?)答:
________________.3.温度变化问题:如图一,是抚顺春季某一天的气温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看图回答:(1)这天的8时的气温是℃,14时的气温是℃,22时的气温是℃;(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思考:(1)天气温度随的变化而变化,即随的变化而变化;(2)当时间取定一个
确定的值时,对应的温度的取值是否唯一确定?(例如,当=12时,所得温度的取值是唯一、还是有多个值?)答: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这三个问题中都含有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引出常量、变量、函数等概念,通过这种从实际问题出发开始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体验
从具体到抽象地认识过程.问题的形式有填空、列表、求值、写解析式、读图等,隐含着在函数关系中表示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活动二、概念的定义1.上述四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哪些量的关系?通过哪一个量可以确定另一个量?答:票房收入问题中,涉及票价(10元)、售出票数、票
房收入,票数的变化会引起票房收入的变化,如图所示:类似的,有:在上面的四个问题中,其中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按照某种规律变化),并且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随之确定一个值.以气温问题为例,时间的变化引起温度的变化,(1)当t=0点时,
T=2;当t=2点时,T=0;(2)当t=12点时,T=8;当t=12点1分时,T=8;当t=12点2分时,T=8;„当t=14点时,T=8;情况(1)(2)中,时间取定一个值时,所得T的对应值只有一个(可能是“一对一”,也
可能是“多对一”),即通过时间t,能把温度T“唯一确定”.反之,当T=8时,所得t的值为12~14点之间的任一时刻(“多对一”),通过温度T,不能把时间t“唯一确定”.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把温度T称为时间t
的函数.(但时间t不是温度T的函数,因为通过温度T,不能把时间t“唯一确定”.)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1)发生变化的量叫做;(2)不变的量叫做;(3)如果有两个变量和,对于的每一个值,都有的值与之对应,称是,是的;(4)如果当时,,叫做当
时的函数值.说明:如何把具体的实例进行抽象,形式化为数学知识是本课的关键.这里提出的问题“上述四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哪些量的关系?通过哪一个量可以确定另一个量?”是一个关键的“脚手架”,通过“脚手架”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
过程,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引进变量、常量、函数的概念,逐步了解如何给数学概念下定义.活动三、概念解读:1、在上述概念中如何理解“确定”、“唯一”这些字眼?教师给出讲解:“确定”有两层含义:①具体的,确实的②有意义的,符合要求的。(由此引入确定自变量取值
范围)“唯一”意思是“有且只有”2、如何理解“对应”?怎样体现出“对应”?教师给出讲解:“对应”指的是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体现函数关系常用的方法有:关系式法(由此介绍“解析式”)、表格、图像活动四、初步运用:上述所研究的4个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
量?哪些量是函数?并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自变量函数函数解析式活动五、概念巩固•购买一些签字笔,单价3元,总价为元,签字笔为支,根据题意填表:(支)123„(元)(1)随变化的关系式,是自变量,是的函数;(2)当购买
8支签字笔时,总价为元.2.周末,小李8时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16时回到家里.他离开家后的距离(千米)与时间(时)的关系如图所示.(1)当时,;当时,;(2)小李从______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时
间为____小时,此时离家______千米.(3)距离是时间t的函数吗?(4)***时间是距离的函数吗?设计意图:1.例题和巩固练习,巩固变量与函数等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许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都存在着函数关系,隐含着在函数关系中表示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2.练习二
2(4)涉及反函数的知识,不少教师认为超纲不应涉及,本人的实践证明,提出这样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单值对应关系”,有利于学生明确“由哪一个量能唯一确定另一个量”,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逆向思维
的习惯.当然,不宜在反函数的概念上作过多的拓展.活动六、概念辨析1.两个变量x、y满足关系式,填表并回答问题:x14916y是的函数吗?为什么?活动七、交流总结(一)小组交流: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在小组内
讨论并解决疑难.(二)班级展示与教师点拔:展示一:1.说一说你对自变量、函数、函数值这些概念的理解.2.下列式子中的y是x的函数吗?如果是,请讨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x=4时的函数值.①y=2x+5②y=1+③y=展示二:(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自主生成)活动八、应用
新知,解决问题:例1:一辆汽车油箱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L)随行驶里程x(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
少汽油?解:(1)(2)(3)注意:1.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而且还要注意.2.表示与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活动九、巩固新知,当堂训练:(见导学案)活动十、概念升华我市白天乘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坐里程不超过3公里,一律收费8元;超过3公里时,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加收
1.8元;设乘坐出租车的里程为x(公里)(x为整数),相对应的收费为y(元).(1)请分别写出当0<x≤3和x>3时,表示y与x的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当x=2和x=6时对应的y值;(2)当0<x≤3和x>3时,y都是x的
函数吗?为什么?活动十一、反思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方法?还有什么困惑?(小组交流,互助解决)【自我检测】见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