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4.2.1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共(5)页,7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6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15.2乘法公式”(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归纳能力;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
算;3.会用几何图形说明公式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全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释平方差公式,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设
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如图,边长为20厘米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小正方形,请表示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图略,看幻灯片问题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x+1)(x-1)=;(2)(m+2)(m-2)=;(3)(2x+1)(2x-1)=.【设计意图
】通过对特殊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学习平方差公式作了铺垫,让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引出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二)探索新知,尝试发现问题2:依照以上三道题的计算回答下列问题:①式子的左边具有什么共同特征?②它们的结果有什么
特征?③能不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式子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并猜想出:.4教师利用课件叙述:用前面的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知识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设计意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已掌握的多项乘法法则
的基础上,探索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平方差公式,这样更加自然、合理.(三)数形结合,几何说理问题3:活动探究:将长为(a+b),宽为(a-b)的长方形,剪下宽为b的长方形条,拼成有空缺的正方形,并请用等
式表示你剪拼前后的图形的面积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拼游戏活动,利用这些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进一步从几何角度验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代数与几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
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对于任意的a、b,由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计算:,验证了其公式的正确性.(四)总结归纳,发现新知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表示所发现的规律吗?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
达能力.(五)剖析公式,发现本质在平方差公式中,其结构特征为:①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其中“a与a”是相同项,“b与-b”是相反项;右边是二项式,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即;②让学生说明以上四个算式中,哪些式子相当于
公式中的a和b,明确公式中a和b的广泛含义,归纳得出:a和b可能代表数或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平方差公式,体验公式的简洁性并通过分析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在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a、b的广泛含义,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使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能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
巩固运用,内化新知问题5:判断下列算式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2x+3a)(2x–3b);(2)(-m+n)(m-n);(3).【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运用平方差公
式必须具备的条件.巩固平方差公式,进一步体会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问题6: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1)(2a–3b)(2a–3b)=4a2-9b2()(2)(x+2)(x–2)=x2-2()(3)(-3a-2)(3a-2)=
9a2-4()(4)()【设计意图】对学生常出现的错误,作具体的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具备的条件.问题7:计算:(1)(2x+3)(3x-3);(2)(b+2a)(2a-b).解:(1)(2x+3)(
2x–3)=(2x)2-32=4x2-9(2)(b+2a)(2a-b)=(2a)2-b2=4a2-b2【设计意图】解决操作层面问题.可提议用不同方法计算,以体现学生的创造性.(七)拓展深化,发展思维问题8:计算:(1)98×(-102);(2).【设计意图】把相乘两数转化成两数和与两数差的
乘积形式,此题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和数式通性;另一题是平方差公式与一般多项式乘法的综合,注意不能用公式的仍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八)小试牛刀,挑战自我1.在下列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多项式:2.看谁算得快:【设计意图】设计此组题旨在从正反两方面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由
结果追溯算式中的相同项和相反项,关键在于理解公式结构特征,同时锻炼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第2个填空题有两种填法,属开放设计.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公式结构特征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思考题:小明家有一块“L”形的自留地,现在要分成
两块形状、面积相同的部分,种上两种不同的蔬菜,请你来帮小明设计,并算出这块自留地的面积.【设计意图】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感受到学习了有用的数学,设计此题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相吻合,加深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九)总结概
括,自我评价问题10: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设计意图】从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十)课后作业必做题:P156习题15.21选做题:1.,则A的末位数是_______.2.计算:(1);(3);(4).【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处理有较大
的弹性,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