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练习题-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15.0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练习题-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练习题-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练习题-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doc,共(3)页,41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藏地区练习1、(2010年广东卷)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2、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

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B.海拔高,降水多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3.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①地表温度年变化

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题。4.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

较低,与①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5、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投入试运行,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此结束。青藏

地区长期以来交通落后,其主要原因是①生产力水平较低;②河流水流湍急,不利通航;③地形地质条件复杂;④现代运输成本高,不适宜高原环境;⑤人口稀少,不必发展现代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

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6-7题。6.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

度洋7.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第8题。8.有关拉萨7月降水

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某考察小组在7月

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9~11题。9.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10.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A。当地降水B

.远程调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11.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甘B.新C.藏D.滇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13题。12.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

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13.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

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冰川、湖

泊萎缩,水源逐渐枯竭,雪线下降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日益突出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15.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A.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开发活动,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加快当地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C.增加草场载畜量,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17、阅读下列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

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上图)材料三:青藏高原与全国及一些国家人口素质对比(见右图)材料四: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指标1990年2000年2010

年2020年人口数量(万人)911.31065.6812601490人均森林面积(hm2)1.351.160.980.83人均草地面积(hm2)15.3613.1411.119.40人均耕地面积(hm2)0.120.100.090.07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32.9028.13

23.8020.12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201.69172.47145.87123.36(1)青藏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4分)

(2)高原城镇和旱地分布的共同点是沿分布。从材料二看出,高原小麦最终干物质累积产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除太阳辐射_____,昼夜温差大外,更主要的是生长期______。(6分)(3)青藏高原有丰富的、、等可再生能源。(6分)(

4)分析材料三、四,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其原因是(6分)(5)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8分)18.(08天津36)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易发生滑坡

的地形条件是。(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业、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

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

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青藏地区练习1~15ADDCADCCBCCCAAB16、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

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17.【答案1】.(1)垂直海拔(4分)(2)河谷强(大)长(6分)(3)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答对任意

3个给6分)(4)下降(2分)人口增幅大,加剧对资源环境压力;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资源减量或资源环境破坏;受教育程度相对低,资源意识和利用技术有待提高。(4分。每点2分,不超出4分。其它答案合理的,斟情给分)(5)实行适当人口控制政策;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

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合理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调整种植业,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充分利用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优势能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8分。每点2分,不超出8分。其它答案合理的,斟情给分)(28分)18

、答案(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4)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5)南部水电站靠近

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1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