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doc,共(6)页,25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6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课时安排说明:《回顾与思考》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复习整式的乘除法法则,幂的运算、简单的整式乘除法练习;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灵活运用乘法公式,稍复杂的整式乘除法及综合应用.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了解了整数指数幂
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经历了探索整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了整式乘除的算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一章的运算法则较多,公式也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缺乏整体认知,还没形成体系.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根据
整式乘除的知识体系特征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提出了复习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这是近期目标。整式的乘除内容从属于
“数与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远期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
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按知识点分类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自我展示、知识串联、同场竞技、拓展延伸、微测评、布置作业.第一环节:知识串联活动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本章知识框架图(思维导图),并进行说明.(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图可能在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书写详略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选取有代
表性的框架图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框架建立的过程.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呈现知识框架图)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感受幂的运算与整式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二环节:同场竞技活动内容:
一、基础练习1.快速判断以下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用到的知识点.432432243362220(1).()()(2).(2)6()(3).()(4).(3.14)3.14()nnnnbbbbxxaaaa(学生举手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及错误
的原因,并更正错题)活动目的:通过纠错练习,评价学生准确的辨析幂的运算公式中易混淆的知识点的能力,同时巩固学生对幂的运算公式的理解。2.计算22224322(1)(2)()(2)23241(3)3693
(4)(2)(3)(5)(3)(3)abacabaabbaaaaxxmnmn师:这几道题各自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做上面的几道题学生发现没有完全平方的题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平方
公式下会是一个怎样的题目呢?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熟练各种乘除计算.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活动内容1.把一个张A4纸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的长方形;2.用这四个大小相同的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如果a+b=5,a-b=3求ab的值第四环节:思维拓展3
14161a=81b=27c=9abc已知,,,求,,的大小关系?ba活动目的:让学生综合、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掌握基础知识后的巩固和提高.第五环节:微测评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2)3=a6D.(-12
xy2)3=16x3y52.空气的密度为0.00129g/cm3,0.00129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0.129×10-2B.1.29×10-2C.1.29×10-3D.1.29×10-13.如果xm=3,xn=2,那么xm-
n的值为()A.1.5B.6C.9D.84.如果(x+3)2=x2+ax+9,那么a的值为()A.3B.±3C.6D.±65.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1),把余下的部
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A.(a+b)2=a2+2ab+b2B.(a-b)2=a2-2ab+b2C.(a+2b)(a-b)=a2+ab-2b2D.a2-b2=(a+b)(a-b)第六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畅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活
动目的:让学生通过畅谈自己的收获的体会,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第七环节:布置作业1、基础作业:课本P33页复习题1、2、3、42、拓展作业:给出下列算式:32-12=8=8×1;52-32=16=8×
2;72-52=24=8×3;92-72=32=8×4.(1)观察上面一系列式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用含n的式子表示出来(n为正整数).(3)计算20112-20092=,此时n=.四、教学设计反思1.课前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章知识
结构图,使他们亲自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课上再交流、点拨,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幂的运算与整式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2.本节课是复习课的第一课时,整体上以基础题目为主,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少量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最后的课后作业也分层来布置,
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找到学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