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共(4)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5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5.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二)能力目标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
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3.教学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1)1+6=(2)(-2)+(-8)=(3)(-9)+10=(4)5+(-9)=(5)(-2
.2)+2.2=(6)6+0=(7)0+(-8)=目的:通过加法运算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温度计,你能看出4℃比-2℃高多少度吗?2.观察全国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表,计算温差。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减法运算,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
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三、合作探究问题1:如何计算3-(-3)呢?先引导学生回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得出:差+减数=被减数·如: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它加上3等于4,同
样的,要计算3-(-3),就是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等于3.即X+(-3)=3,因为6+(-3)=4,所以4-(-3)=6减法:(+3)-(-3)=+6加法:(+3)+(+3)=+6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3)-(-3)=(+3)+(+3
)再给出以下算式:减法:(+7)-(+10)=-3加法:(+7)+(-10)=-3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7)-(+10)=(+7)+(-10)小组合作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
数的相反数.问题2: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a-b=a+(-b)(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目的:《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
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四、例题分析例1.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1)(-2)-(-3)=(-2)+()(2)0-(-4)=0+()(3)(-6
)-3=(-6)+()(4)1-(+39)=1+()例2.计算(1)(-3)-(-5);(2)0-7学生口答,教师示范解题格式。例3.某潜艇从海平面以下50米处上升到海平面以下10米处,此潜艇上升了多少米?目的:通过
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渗透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归
纳一些运算的规律、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补充例题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体会减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五、巩固练习1.口算(1)3–5;(2)3–(–5);(3)–3–5;(4)(–3)–(-5);(5)–6–(–6);(6)–7–0;(7)0–(–7);(8)–6–62.解下列方
程:(1)(-7)+x=12(2)x-(-21)=163.计算:22-(-18)-32-(-28)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小结强调: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其计算.对于小学不能解决的2-5这类不够减的问题
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能实施.七、布置作业习题2.6课后反思:本案例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问题,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的形成不分离,达到结伴而行的目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有以下几点:(1)以
问题情境为导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调动学生动脑思考,教学中很多知识的形成要借助于数学思考来发现。(3)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他们通过对教师设置问题的
研究,积极探究发现,动脑猜想、归纳、证明,从而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