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结》导学案-九年级下册数学华师大版.doc,共(3)页,12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4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让圆不再有隐形的翅膀》部分导学案微课: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6,E是AB边的中点,F是线段BC边上的动点,将△EBF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EB′F,连接B′D,则B′D的最小值是.2.如图,在Rt△A
BC中,∠C=90°,AC=6,BC=8,点E在边BC上,并且CE=2,点F为边AC上的动点,将△CEF沿直线EF翻折,点C落在点P处,则点P到边AB的距离的最小值是()A.43B.1C.56D.653.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
),将△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连接B′A,则B′A长度的最小值是.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D=30°,BC=4,33CD,E是AD边的中点,F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EF沿EF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EF,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例题2
:在△ABC中,AC=4,AB=5,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A.6B.10C.12D.20练习1:在△ABC中,AB=3,AC=2.当∠B最大时,BC的长是()A.1B.5C.13D.5练习2:已知四边形ABCD中,16ADDBB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例题3
:《梯子下滑问题》变式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EF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E点从A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A止,同时点F从B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滑动到B止,在这个过
程中,线段EF的中点P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2B.4C.D.1菁优网版权所有变式2: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cm,BC=3cm,现有一根长为2cm的木棒EF紧贴着矩形的边(即两个端点始终落在矩形的边上),按逆时针方
向滑动一周,则木棒EF的中点P在运动过程中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