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doc,共(5)页,10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2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学习者分析本班有学生50人,男女生各占一半,大部分对数学课还比较喜欢,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大多数学生较懒,学习习惯差,不愿思考问题。以前有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基础,故本节课采用小
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适当的引导。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引导、实践、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2.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运用自己的观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讨论、猜想、证明,让学生经历探
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三、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与几个性质的应用。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的证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X1]回顾要点,提出问题:演示多媒体11、什么叫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有哪些?2、相似三角形的有哪些基本特征?3、除了这些基本性质外,还有什么性质呢?教学活动2二
、探究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1、情境引入[X2]通过格点图显示相似三角形中对应高的比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看到它们与相似比的关系。(多媒体演示2)教师做好引导点拨,然后以对应高的比等于相
似比提出问题让学生证明2、【问题】图24.3.9中,△ABC和△A′B′C′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k,其中AD、A′D′是BC、B′C′上高,那么AD、A′D′的比等于相似比K吗?解:[X3]∵△
ABC∽△A′B′C′∴∠B=∠B′又∵AD、A′D′是高,∴∠ADB=∠A′D′B′=900∴△ADB∽△A′D′B′∴AD:A′D′=K3、【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学活动3三、探究相
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问题】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什么?[X4]图24.3.10中(1)、(2)、(3)分别是边长为1、2、3的等边三角形,它们都相似.(2)与(1)的相似比=2:1,(2)与(1)的面积比=4:1;(3)与(1)的相似比=3:1
,(3)与(1)的面积比=9:1.【猜想】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当相似比=k时,面积比=【证明】详见课本第71页证明过程[x1]设问置疑,引出课题【思考】1.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
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3.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比会等于相似比吗?(多媒体演示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成立性)[X5]教学活动4四、应用训练课本练习1、2、3教学活动5五、知识小结提问学生[x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然后多媒体演示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教学活动6六、拓展迁移,提升能力见导学案P62拓展迁移【x2】安排学生观察、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分
析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x3】证明的过程通过老师书写出来,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证明过程的习惯【x4】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归纳—猜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猜想证明思路。【x5】运用多媒体显示,通
过图形形象直观使问题得到解决。【x6】利用提问式小结,引导学生梳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