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反比例函数》教学反思-八年级下册数学华师大版.docx,共(6)页,110.63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十七章第四节第一课时《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的函数。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函数的概念,掌握了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可以说是函数概念和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学
习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变形形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由实际问题情景,列函数关系式的探究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的
意义及变形形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探究实际问题中归纳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四、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反比例关系及反比例函数的变形形式;2.教学难点: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自主探究法、类比学习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习题训练法。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授课时数1课时八、教学过程1.游戏引入相反动作的游戏,多
媒体出示游戏规则:老师发出指令,同学们快速做出与老师指令相反的动作。例如:老师说:“举左手”,同学们必须举右手,看谁又快又准。做对的同学为你所在的组加分哦!2.设置情景我设置了三个情景问题,一个正比例
关系,两个反比例关系,这三个问题都比较简单,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愉快的进行新知学习。同时类比的学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问题1某人驾车从九台到长春,路程全长约为50千米,汽车耗油每千米0.1
升,求耗油量y(升)与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问题2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汽车匀速从甲地驶往乙地。显然,汽车的行驶时间由速度决定。时间t(小时)是速度v(千米/小时)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关系式。问题3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
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求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函数关系式.观察这三个解析式,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先分析第一个函数为正比例函数,复习正比例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在思考后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用一个一般形式把后两
个表示出来吗?3.自主探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反比例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归纳总结教师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板书板演,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不为零)的函数叫
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紧接着我又用一个小练习来引出反比例函数的三种不同的变形形式,归纳总结三种变形形式。5.巩固练习在练习环节,我设置了一系列有梯度的练习,来巩固这
节课的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练习1关系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不是,是学过的什么函数;如果是,比例系数k是多少?从而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变形形式:练习2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并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关系?(1)小颖
每分钟可以制作2朵花,x分钟可以制作y朵花;(2)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高为h厘米,底面积为S平方厘米;(3)汽车油箱中共有油50升,设平均每天用油5升,x天后油箱中剩余的油量为y升;(4)小华要看一部300页的小说,平均每天看x页,则需要y天看完。6.类比学习通过表格的形式类比的学习正比例
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使学生的更深的体会两类函数的形式和内涵。7.课堂练习紧接着又给出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巩固和拔高这节课的知识点。练习1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他们是什么函数:(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5,它的某一边的长y是该
边上的高x的函数;(2)食堂存煤15000千克,可使用的天数t是平均每天的用煤量Q(千克)的函数。拓展延伸8.课堂小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回顾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知识链。9.布置作业布置了与课本练习题作为今天的作业,课本上的练习题难易适中,
有代表性,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10.板书设计17.4.1反比例函数一、定义问题1二、变形形式问题2(1)问题3(2)(3)在黑板上用简洁、清晰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