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四(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2.docx,共(4)页,4.53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4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师生同玩“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2.通过
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用具:画有动物图画的正多边
形。•经历活动,记录数据1、第一次猜想、验证。出示正六边形和正方形的恐龙图片。(1)猜想:让正方形绕正六边形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猜一猜,转动几次,恐龙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2)验证:到底是几次?怎么才能知道?老师转动图片,学生数数,
并记录数据。板书:图1的边数图2的边数首次接回二次接回三次接回……6,4:12、24、36……师:这个游戏叫“尾巴重新接回”。(师板书游戏名称“尾巴、接回”)2.第二次猜想、验证。出示画有小松鼠的正8边
形和正5边形。(1)猜想:转动尾巴所在的正5边形。猜一猜,转动几次,松鼠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2)验证:老师转动图片,学生数数,并记录数据。板书:图1的边数图2的边数首次接回二次接回三次接回……8,5:4
0、80、120……3.学生亲历猜想、验证、记录过程。(1)每个小组都发一组图片。(比如正5边形和正4边形、正8边形和正4边形等画有动物的图片)(2)以小组为单位,先猜、再转。(3)完成学习卡上作业1。(4)汇总数据:5,4:20、40、60、……6,5:30
、60、90、……7,4:28、56、84、……7,5:35、70、105、……8,4:8、16、24、……8,6:24、48、72、……•观察数据,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1.思考: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什么
呢?重新接回的次数与什么有关?2.小组汇报互动交流。投影显示:尾巴重新接回的次数→两个图形边数的公共倍数。师:像这样的数,同时是两个数公共的倍数,在数学上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公倍数!3.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公倍数。4.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师:像这样的数,在公
倍数中是最小的,它们也有一个专有的名称——最小公倍数。板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5.观察表格:根据两个图形的边数,怎样快速找到首次接回的次数,也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三、不转图片,尝试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示正10边形和正
6边形狐狸图片,尝试寻找最小公倍数。方法:列举法或集合圈四、作业: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五、课堂小结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