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1.docx,共(6)页,289.95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1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验证、理解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4、让学生了解简算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提高
学生的简算意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乘法结合律、交换律的意义。2、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种花吗?购买过花土和花肥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好吗?二、观察情境图1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花土花肥20袋10袋每袋25包每袋8包每包2千克每包5千克······二、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花土
?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花肥?……三、解决问题学生根据信息独立列出算式并解决,在小组内交流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乘法结合律红点一: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花土?应该怎样解决?教师指学生列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方法一:(2×25)×20——先算出每袋花土
的质量。=50×20——————再算出20袋花土的总质量。=1000(千克)答:一共购进了1000千克花土。方法二:2×(25×20)——先算出花土的总包数。=2×500————再算出花土的总质量。=1000(千克)
答:一共购进了1000千克花土。比较发现:两种解法的思路不同,因而所列算式也不同,方法一中是先把前两个数2和25相乘,再与第三个数20相乘;方法二中先把后两个数25和20相乘,再与第一个数2相乘。虽然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即:(2×25)×20=2×(25×20)。红点
二: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花肥?教师指学生列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方法一:——先算出每袋花肥的质量。=40×10——————再算出10袋花肥的总质量。=400(千克)答:一共购进了400千克花肥。方法二:5×(8×10)——先算出花肥的
总包数。=5×80————再算出花肥的总质量。=400(千克)答:一共购进了400千克花肥。比较发现:两种计算方法中,先把前两个数5和8相乘,再乘第三个数10,或者先把后两个数8和10相乘,再乘第一个数5,积不变,因此(
5×8)×10=5×(8×10)同加法结合律一样,通过观察上面的两组算式,这里面也隐藏着一个规律吧?小组内举例验证。展示验证的结果。结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
结果不变。师: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好吗?就叫它——乘法结合律。师: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试一试。学生交流,教师板书:a·b·c=a·(b·c)小电脑:乘法运算中还有其他规律吗?师:乘法运算中还有其他规律吗?学生交流(加法运算中有交换律,我猜乘法中也有交换律)师:你能举例来验证一
下吗?小组合作进行验证。师: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交流教师板书:a·b=b·a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自主练习1.说一说,下面各题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1)4×(15×3)=(4×15)×3(2)(3×4)×5×6=3×(4×5)×6(3)12
.5×(7×8)=(12.5×8)×72.自主练习第1题。请个别学生回答,如其他同学表示同意无错误则直接出示下一题。3.自主练习第2题。用连线方式巩固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连线,然后交流订正。请个别学生回答,如其他同学表示同意无错误则直接出示下一题。4.在○里
填上“>”、“<”或“=”。(1)7×18×5○7×(18×5)(2)125×(15×28)○(125×15)×38(3)234×56○56×234(4)105×10×99○105×9×99五、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让学生通过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