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doc,共(3)页,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1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同学们认识这里吗?这里的风景美不美?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苏轼在游览了庐山之后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句。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www.renjiaoshe.com(学生背通古诗,课件出示该古诗。)同一座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
色呢?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资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搭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学习
红点问题,学生按照图示用小正方体拼搭物体(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请各小组快速像课本中的情境图那样拼搭出3个正方体然后小组学生绕着拼搭成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进行观察。2.观察物体时,要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眼睛要与被观面平视),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你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
的,并画在方格纸上。(2)(课件出示下图)这几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3)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汇报。)概括: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
的结果各不相同2.完成练习a.课件出示第1题从前面看、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从后面和侧面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b.课件出示第2题。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用线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订正答案c.完成想一想,填一填3.学习绿点问题,探索规律。(1)
用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先摆一摆,再从前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各是什么形状?并画一画。学生汇报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归钠概括: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有时不相同,有时也可能相同三、巩固练习,提升技
能。1.完成练习题:摆一摆,看一看,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组织全班交流2.完成练习题:看一看,填一填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全班交流,3.小组合作完成:4个同样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4.连一连,分别是谁
看到的5.搭一搭,思考填空四,课堂小结,反思评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学生发表不同的发现和体会。小结: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以看不一样的世界,只要你拥有一双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
学习上,你会有更美妙的体验。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正面位置上面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