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角的度量)》课后反思.doc,共(2)页,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1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角的度量》课后反思《角的度量》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和角》信息窗二的第1课时,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学习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
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本节课我借用了愤怒的小鸟游戏作为导入,学生对这个游戏很熟悉,特别有兴趣。在选择合适的弹弓时,孩子们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因为1号角太大,3号角太小,所以选择了2号弹弓。当大家把
关注焦点放到弹弓上的角时,我就顺势带领大家回顾了以前学习的有关角的知识,引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知识迁移,理解度量。所有的度量都需要一个标准,也就是度量单位,我从学生已有的长度单位入手,课件演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将测量对象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有几个这样的长度单位,就是几
厘米,灌输度量就是将单位累加的意识。将度量长度单位的意识迁移到度量角上来。3.经历过程,学会量角。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经历1°角的的形成过程,建立1°角的概念。再通过1°角这一基本度量单位的叠加获得“量角器
为什么是半圆形"的直观认识。然后在找角、读角的活动中深化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量角器上的角在哪里,意识到角其实就是在量角器上找到跟它一样大小的角。有了前面的充分铺垫,加上后面量角的实践,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总结得出量角的方法。授课之后,自我剖析还
存在下不足:1.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升。当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时,不能较好的处理课堂多发情况,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及时的给予解释。2.课堂评价欠缺。对于学生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等情况,没有及时的跟上评价或肯定,激励性的评价过少
,孩子的主动表现欲就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与生成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上要不断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备课,去设计情境和问题。要面向全体,有效进行分层教学,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经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