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平行)》教学设计3.doc,共(2)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0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
念。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和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等。教学过程课前游戏,通过握手、找朋友,体会“互相”的含义。(一)情境导入,画图感知教师:复习直线特点,学生在纸上画两条直线。(一个平面内)(二)观察分类,感受特征1
、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不一样的作品可以上来补充。2、自主分类:各小组通过交流,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类。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总结:A、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B、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C、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在分析情况中适时提出
:在数学上把这种交叉的关系也称为“相交”。(板书:相交)3、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最终达成分类的统一,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三)自主探究,认识平行与垂直1、认识平行(1)通过课件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进行延长得出结论,一种看似不相交,但最终相交;另一种不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这种情况
的两条直线即为“互相平行”。(2)揭示平行的定义。重点进行标记,举出反例:不在一个平面且不相交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为平行。(3)介绍平行符号。2、认识垂直(1)通过课件展示相交情况,其中一种特殊情况,即相交成的4个角均为直角,这种情况的两条直线即为“互相垂直”。(2)揭示垂
直的定义。(3)介绍垂直符号。3、体验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学生上台演示,课件进行动图展示(四)运用概念,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引导学生对看似平行的两条直线进行延长,再进行判断是否平行。2、完成练习十第1题。(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