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反证法》教学反思1-八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doc,共(1)页,2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反证法》我对设计的反思和分析:(1).教学通过丰富的实例展开,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反证法思想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活生生的例子也会增强学生学习反证法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感受到反证法思想离自己很近,反证法很有用。(2).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
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每个人都学有所得。诱思探究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更加坚信学
生的潜力无穷,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组织讨论时应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学生应在讨论中体会问题的实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哪怕是很肤浅的认识。(4).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反证法的重点是能写出结
论的反面,同时也是难点。如“写出线段AB,CD互相平分的反面”,线段AB,CD互相平分具体指:“AB平分CD且CD平分AB”.他的反面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AB平分CD但CD不平分AB;(2)CD平
分AB但AB不平分CD;(3)AB不平分CD且CD不平分AB.统称为“AB,CD不互相平分”,而学生往往只考虑第(3)种情况,即AB,CD互相不平分。在用反证法证明的命题中经常会出现文字命题。如证明命题“梯形的对角线不能互相平分”时切记一定要先用数学语言写
出“已知”和“求证”即已知:梯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求证:AC,BD不能互相平分。然后再按一般步骤证明。反证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而且在后继的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在初中教材中所占篇幅很少,但本人认
为不应轻视,应让学生掌握其精髓,合理的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