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教案4.doc,共(3)页,6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1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立体图形课型复习教学时间1课时导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梳理、反思、应用等过程,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导学重点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导学难点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观念和空间观念导学关键透彻理解图形特征、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
积的计算原理。教法谈话法、创造导学法、演示法。导学准备课件、前置作业第一课时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2、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应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出示目标,齐读。
3、回忆一下,在六年的数学旅程中,我们都认识了那些立体图形?4、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同时板书5、我们还可以运用集合的思想把这几种立体图形表示出来。课件出示并讲解。让学生明白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1、学生阅读课题目
标,齐读。2、检查前置作业,汇报结果。1、引起回忆,2、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回顾与交流1、这些立体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的表面积或体积的该怎样计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整理的立体
图形的有关知识,在小组内交流,完善。合作完成表格。1、每组同学按顺序交流说清楚该图形的特征、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方法,意见相同举手通过,意见不同相互补充,再总结记录。2、注意倾听本组其他同学的发言,每位同学都做
好全班交流的准备。3、汇报交流,出示:交流分享要求(1)、每组的汇报员把你们组整理的结果拿到展台上展示汇报(2)、交流时,汇报清楚每种形体的特征,表面积或者体积计算公式。(3)、其他组的同学注意倾听,
如果不完善,可以补充。(4)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的统一1、引起回顾,掌握特征。2、理解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发展空间观念。回顾总结从刚才的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正
方体呢?圆柱呢?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V=sh统一认识,提炼升华。探究新知1、师:看来大家对这些立体图形掌握的还不错,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用我们今天回忆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课件出
示例1、时代广场有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5m,深0.8m。(1)如果要在水池的底面和内壁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每平方米瓷砖25.5元,购买瓷砖需要多少元?(3)每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水池最多能装多少吨水?1、独学:自己独立完
成,做在练习本上。2、交流汇报: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哪些知识?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2、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课堂活动1、p99课堂活动第1题。(课件出示)2、第2
小题(课件出示)1、小组合作学习,2、独立完成计算表面积和体积。对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掌握认识图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达标训练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三第1-8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展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
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思维拓展教师课件出示把一根长3m的圆柱形钢材截3段,表面积增加了60cm²,这根钢材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西红柿体积的实验方案。课
后分小组进行探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充分交流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导学反思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圆柱体、圆锥体——是由曲面围成的一是空间图形的形成;二是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在复习空间图形的形成中,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
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复习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中。通过观察、回忆、交流将立体图形的知识连贯起来,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