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doc,共(2)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99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执教本课时,我主要反思如下:1.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让学生数一数各个立体图形中包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引导学生找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我考虑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不是所有物体都能用小正方体的体积单位去摆一摆,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2.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体
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
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
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正是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
,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3.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
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