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doc,共(3)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97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确定位置》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确定位置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确定位置》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
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基础。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2、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
,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对教材及学情的认识,确立如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二、说教法方法“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四年级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较强。基于以上的认识,确定如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数形结合法,合作学习法。三、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
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首先创设情景:找检查官的位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体现学生在前的理念。(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老师结合具体情境图介绍组和排。再过渡到列和
行,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了列和行的概念,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本环节为教学的重点环节,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列、行的概念,他们可以顺利的说出检查官在第几列第几行,在学生用语言正确描述位置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具体的情境图变成了格子图)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观
察具体的直观图形变成比较抽象的格子图。再让学生在格子图中找检查官及其他同学的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对比此种表达方法与一开始自己的表述,让学生感受此种方法简洁准确。而此时老师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其实这还不是最简洁的方法,老师直接介绍数对。再以检查官
等同学的位置为例,用数对来表示。(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本着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老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计了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四)回顾总结课堂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也是知识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环节,因此在学生回顾总结后,老师用微课的方式自然引出地球经纬线的知识,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生活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虽简洁,但呈现出了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发展过程的印象。3以上就是
我们的教学设计,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们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力求教育的润物细无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