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问题解决》教案2.doc,共(6)页,4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92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购物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购物中的问题解决的整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其初步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以及初步合作意识。【教学难点】在给定金额的情况下怎样合理购物。【教学过程】一、形成经验(落实目标一)1.创设逛街情境。师:孩子们,喜欢赶场吗?生:喜欢。师:老师带你们去赶场好不好?生:好。师:孩子们闭上眼睛出发咯!哇,街上的东西好多啊:有
卖衣服的,有卖吃的,呃,有家玩具店,我们进去看看,孩子们睁开眼睛啦!生:好多玩具啊!师:这么多玩具你最想买什么?生:想买玩具车。2.玩具店模拟购物:老师扮演老板,生扮演购物者。生1:老板,这个玩具车多少元一
个?2师:98元一个,小朋友你买几个?生:我买一个。师:那你要付给我98元。生2:老板,坦克多少元一个?师:55元一个,小朋友你买几个?生:1个。师:那你也要付给我55元。师总结:孩子们,你们进到商店都会先问老板这个玩具的?生:单价。师:然后
决定购买的(数量),最后计算出它们的(总价)板书:单价数量总价2.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购物中的问题解决3.逛文具店。(1)师:我们继续逛街咯,这里有家文具店,里面的东西也好多啊,有书包、钢笔、笔记本、文具盒等等。孩子们,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你们是不
是也购买了一些文具?你都买了什么?生1:我买了钢笔、文具盒、书包。生2:我买了本子。生3:我买了墨水。(2)课件展示学生常买的一些文具,并再次强化购物三要素单价、数3量、总价。(3)师:老师也买了三样文具(边说边展示图片在黑板上)。老师买的时候也会先问老板它们的(单价)。板书:书包4
8元/个水彩笔15元/盒笔袋8元/个4.问题解决。师:孩子们,这三种文具中有你喜欢的吗?你喜欢买什么?生:……师:孩子们,你看老师只出示了它们的?(单价)现在你们来补充购买数量,再提出数学问题,可以吗?注意:一个同学起来提问,其余的同学准备好草稿本,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快速地在草稿本上笔算
,算好请“ok”,我要看看哪些孩子是最厉害的娃娃!(1)生提出问题并解决。(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加法的、减法的、除法的或者两步计算的问题)二、拓展运用(落实目标二)1.出示补充条件“我有100元,想买----”,四人组提问并解决。(1)师:孩子们好厉害,居然能
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看来老师要动大招啦。假如你有100元,去买这三样文具,你会怎么买?请孩子们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然后提出你们的问题再解决出来,可以吗?我们先来看看小组合作要求。(2)出示合作要求。生齐读一遍,师解读。(3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解决。(师巡视指点)2.小组上台展示(抽3-4个小组)。4(1)书写员写解题过程。(2)汇报员汇报。(3)教师点评。师: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有三(四)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余小组的劳动成果老师展示在教室里
面了,孩子们可以下课的时候去看看,学习学习!三、回顾总结1.生说收获。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1:学会了怎样购物。生2:买东西时要先问清楚单价是多少元。生3:要看清楚自己需要购买的是什么?如果还有剩余的钱,要将钱放进包包
里面带回去交给家长。生4:学会了怎样用100元去购物。2.教师总结。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去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购物的时候要先看清楚物品的单价,然后决定购买数量,最后算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就能计算出另外一个,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
的眼睛,去找到它们,这样,所有关于购物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不过在实际购物的时候还要考虑包里的钱够不够?还要注意物品的质量怎么样,特别是吃的东西,要仔细看清楚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等信息,最后,还要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自己必须要买的,5能节约的还是
要学会节约!【板书设计】购物中的问题解决单价数量总价书包48元/个我有100元,想买水彩笔15元/盒文具盒8元/个【教学反思】1.设计背景: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关于购物这一板块的问题解决内容很多,其中例题有
6道,涉及到口算、估算、乘法、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有17道。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购物中的问题解决》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学会在购物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通过创设逛街情景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模拟购物,强化购物中的三要素“单价、数量、总价”,然后引导学生补充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对简单的购物问题已经掌握后,再出示给定金额100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购物,这样的设计层层深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3.存在的不足: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
有一个小组“书包、水彩笔和笔袋各要两个,算出来需要142元”,教师只是点出100元不够,却没有追问100元不够时该怎么办?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中也没有针对这一环节作出正确的指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