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教案5.doc,共(3)页,3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91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达川区河市镇中心小学舒永洪2018年4月16日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课堂练习,练习十一相关题目。教材分析孩子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已知总量和一次减少的量,求剩下的量用减法计算,数量关系式:剩下的量=总量—减少的
量。已知总量和两次减少的量,求剩下的量用减法计算,数量关系式:剩下的量=总量—减少的量—减少的量或者剩下的量=总量—两次减少的量的和。学情分析班上共有52人,其中男生有29人,女生23人。其中,大部分孩子能进行简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分析数
量关系,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能分析出正确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式计算。原因是不能从题目中单位、关键字和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理清数量关系。因此,这节课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进行问题解决基本步骤的训练,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方
法,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解答步骤,能运用两三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策略分析法、独立完成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1.对
身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克服在问题解决等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
重、难点1.初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2.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教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准备题,并用讲故事的方
式呈现教学情境。教师: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套故事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出:1.买一套故事书比买一本成语词典贵多少元?2.买一套故事书和一本成语词典一共要多少元?3.买一本成语词典比买一套故事书少多少元?教师:怎么解决
这问题呢?学生口头说算式解答,从而复习加减法一步计算的问题。课件出示:男孩儿用300元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套故事书的场景。教师:看到买书的情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学生1:小朋友的钱够吗?学生2:小朋友的钱买
了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套故事书后,还剩多少元钱?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问题解决)二.合作探究,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小组探究:要买一套故事书和一本成语词典还剩多少元钱,怎样列式计算呢?试着把你们小组讨论的每一步算式写出来。学生汇报交流
,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种:方法1:300—78=222元)222—152=70(元)或300—78—152=70(元)用300元先买一本成语词典,再买一套故事书。方法2:300—152=148(元)148—7
8=70(元)或300—152—78=70(元)用300元先买一套故事书,再买一本成语词典。方法3:78+152=230(元)300—230=70(元)先算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套故事书的总钱数,在算剩下的钱数。(2)理清思路,明确方法。教师: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算吗?学生解说
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能说出数量关系式的给予表扬。(3)小结。引导学生小结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还剩下的钱数,我们可以从总钱数里依次减去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套故事书的钱数,用连减计算;也可以从总钱数里减去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一套故
事书的总钱数,先算加后算减。无论用哪种方法,这道题都需要计算两步,但结果是相同的。(4)检验。教师: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吗?你怎样检验?学生可能说出:用不同的解法相互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用另一种方法再算一遍)2.教学议一议。学生尝试回
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读题,弄清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分析,找出问题和已知信息之间的练习。(3)列式计算。(4)检验结果的正确性。(5)完成答语。3.完成课堂练习1。(1)教师
出示课堂练习1.教师:能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步骤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再展示解答过程,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集体订正。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学生1:187—68—54=65(人)学生2:187—54—68=65(人)学
生3:68+54=122(人)187—122=65(人)(2)学生完成课堂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通过例1和课堂练习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同桌同学说一说。学生1:我觉得一个数减去两个数,不管先减哪个数都可以。学生2:我觉得一个数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加起来再减
。学生3:我觉得把两个数加起来再减更方便。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