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下册《表面积的变化》获奖教学设计.doc,共(4)页,6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3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P59教学目标: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或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2、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积累数学探索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或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包装盒、小长方体物体、小正方体学具。教学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与表面积的变化有关的知识。学生已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在
复习“表面积计算”这个旧知的过程中,渐渐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为什么同样的三个物体包装后表面积却不相同?希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将课引入到对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在素材上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食物包装盒,有利于培养学生乐意亲近数学的感情。因为长方体的拼合不仅涉
及减少的面的数量,还关系到减少的面的不同大小。为有效地化解难点和组织课堂教学,对整个探究过程的设计有两方面,探究减少的面数的规律和探究减少的面的大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和媒体演示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
悟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为巩固探究成果,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和最后都设计了相应的练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揭示课题:今天继续来研究有关表面积的问题。2.复旧引新各小组领取红、绿、蓝色三种包装的礼物。2①各小组分别笔算出包装盒的表面
积。②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复习“表面积计算”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伏笔。用送礼物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二、探究新知(一)初步探究提问:这三种不同颜色包装的长方体
,表面积不相同,里面的物体会相同吗?拆开包装纸看一看,这个包装盒是由哪几个物体拼成的?都是三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表面积怎么会不一样呢?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出示学习要求:(1)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2)你能简单地说说理由吗?2.各小
组汇报交流(媒体演示)3.红、绿、蓝色三种不同的包装都是由相同的3个小长方体拼接成的新的长方体,都是减少了4个面,为什么表面积又会不相等呢?讨论得出:拼法不同,减少的面的大小就不同。【设计意图: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拆开礼物后发现都是相同的的三个物体拼接成的新的长方体,但为什么同样的三个物
体包装后表面积却不相同?激发学生自主3探究的欲望,引入到对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二)进一步探究1、动手实践验证:用相同的小方块拼成一行,先拼一拼,然后把下表填写完整。正方体的个数2345„„拼的次数„„拼成长方体
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2、汇报交流,得出规律:拼一次,减少2个面;拼两次,减少4个面;„„【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减少的面数的规律。】三、巩固练习(一)选择。1、把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会()
A.减少4个面B.减少8个面C.减少10个面2、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原来4个面的面积,这个大长方体是由()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A.4B.3C.23、如图,把一根长方体木块锯成4段,它的表面积比原来()。A.减少B.增加C.不变4、把三
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减少()平方厘米。A.120B.96C.80D.180(二)解答。把4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表面积比原来4个正方体积木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
几个面的面积?4【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有层次,并且拓展到表面积变化的其它情况,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对于表面积变化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总结1.学生交流收获,评价学习表现。2.质疑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表面积的变化把3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上(下)面积×4大长方体,表面积减少4个面的面积。左(右)面积×4前(后)面积×4正方体的个数n拼的次数n-1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2(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