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4.docx,共(4)页,22.32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7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京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经历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2、经历观察、操作、探
索的过程,发展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和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我们已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能说说1立方厘米是怎么规定的?课件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分别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是多少。2、出示: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分别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是多少。3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分别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
是多少。长、宽、高各是多少?(猜想长方体体积跟什么有关系,下一步进行验证)(二)自主学习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布置活动任务。教师出示12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1、用准备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任意摆放成一个长方体。2、算一算你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三)交流
合作小组活动,活动的要求是:1、边摆、边想、并填课本上29页的表,你是怎么摆的,摆一种填一次表。2、摆成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小正方体的数量分别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3、有几种不同的摆法?2、学生活动。3、反馈方法,依次呈现表格。4、归纳
总结体积计算方法。小结:(点击课件出示下列图示)每行个数就是长方体的长,排的行数就是长方体的宽,叠的层数就是长方体的高。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用字母v表示体积,那么v=abh就是求长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5、完成课本例1中长方体计算。6、利用知识迁移探究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
计算方法是棱长×棱长×棱长。可以写做V=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利用公式计算课本例1中正方体的体积。(四)、知能运用第一关:动手量一量挑选自己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先测量所需的数据再计算体积。第二关:判一判完成4道判断题。第三关:小心算一
算1、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50m,宽30m,深50cm的长方体土坑,挖出多少方的土?2、一块棱长30cm的正方体冰块,它的体积是多少cm3?第四关:精心设一设:学校操场上要建一个沙坑,请同学们帮学校设计一个长方体沙坑,并计算出所需
沙子的体积.五、总结扩展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要学生通过数方块的方法得出几个长方体的体积,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拼出自己喜欢的长方体,通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摆法,懂得算出小木块的数量,说出自己
拼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填写实验报告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了广阔的时空。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比较、分析、概括实验过程,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和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同时学生得出长方体的体
积计算公式,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得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进一步的揭示了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与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用字母表
示。通过习题练一练让学生尝试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解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及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学点评】本课用数方块的方法得出几个长方体的体积,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拼出自己喜欢的长方体,再推导出长
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及实际应用的能力。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对比归纳,全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积极发言、互帮互助,学习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