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doc,共(3)页,1.15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4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活中负数》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
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教材分析:《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是北京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内容。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唯一一次出现负数的内容。教材从生活中的温度现象引入,选取学生熟悉的资源(如温度、海拔高度等)进行负数意义的教学。并借助温
度计模型理解正数和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体会负数的大小。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经历用负数表示温度、海拔高度、楼层数的过程,体会负数和正数是具有相反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学情分析:在前期调查和访谈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听说过
负数吗?描述一下你所知道的负数。反馈结果: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负数”,大多数学生以举例方式进行描述,如:-3,-1,-10度等。生活中他们最熟悉的情境就是在天气预报中见到过负数;个别人能表达出“负数比0小”的含义。这说明:负数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听说过,但确实没有太多感知,
也没有过多想过。由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围绕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例如通过对温度中的负数的认知体会负数的含义,由多种生活模型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关系,感悟负数的价值。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
、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2、经历用多种生活模型体会负数意义的探究过程,感悟负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3、体会负数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结合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含义,能应用正、负数表
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0的分界作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借助记账,初步感知正数和负数请你来记账:有一个粮食仓库,第一天:运来粮食20袋。第二天:又运进了粮食8袋第三天:运出了3袋。第四天:又运出20袋。1、体会仅用正数是不能完全表达运进
和运出的情况。2、引出负数,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二、探究新知——借助气温,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1、出示四个城市气温:A.指名读出:各城市的温度(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它是以瑞典一位天文学家摄尔修斯的名字命名的,所以称为“摄氏度”。平时常说“多
少度”,其实就是“多少摄氏度”)B.分类:问:哪个是负数?哪个是正数?采访:你是怎么判断这些都是负数/正数的?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A.明确活动要求.B.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4、游戏活动:比眼力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温度计,你能看到吗?(实际上没有
,需要通过学生想象)看到0℃,看到0上温度,看到0下温度,看到水银柱的升高和降低。【设计意图】比大小,感悟温度计刻度上从下往上温度越来越高,数也越来越大;反之亦是。5.数轴:把温度计横过来,取其中的一部分再加上箭头,熟悉吗?你能
试着在这里标出正负数吗?想一想先标出哪个数?小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三、联系实际——在生活中继续体会负数的含义1、电梯中的正数和负数2、海拔高度中的正数和负数(1)海平面图。三、介绍负数的历史四、总结回顾1、你有哪些收获?2、生活中有很多表示相反意义的事情。你能用正数和负数讲一个这样的小
故事吗?板书:生活中的负数负数<0<正数表示相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