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doc,共(6)页,1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4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12.《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组:四年级教学内容2.《观察物体(二)》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2
.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扩展性目标分析本节课将所观察的物体由实物变成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对
所学过的立体图形从整体认识到局部特征的认识,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根据一个面的形状猜想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和推理能力。重难点重点分析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侧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3.能根据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难点分析1.能根据从给定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
所需正方体的数量。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5-2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学生学习前的状态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经历了观察物体学习的第一阶段,积累了一些
观察物体的经验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能力培养训练点观察由4个以内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在小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对学生能力培养训练点的准备小正方体课件、学生用小正方体教学预设及应对措施1.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操作与观察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根据从立体图形正面、上面和侧面观
察到的形状(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多种具体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建议及调整(一)复习,揭示课题1.谈话:二年级我们学习过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或简单的立体图形,请同
学们看老师手中的长方体,请说出观察到的名称。想一想观察物体时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强调:一般要从前面、上面、侧面三个方向进行观察。观察时注意姿势,眼睛要平视所观察的物体。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最低价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二))(二)探究新知出示例1:5-3(二)探究新知出示例1、1、请同学们猜测从前面、从上面、从左面看到什么样的图?2、预设:生:从前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左面看到3、师:请小组合作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4、小组合作,师巡视。5
、汇报交流。6、大家都对这样的组合体进行了观察,在大家观察时小时也在观察(课件演示观察过程)。7、请同学们摸一摸观察到的图形,闭上眼睛想一想。8、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5-4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吗?预设: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三)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教材13页“做一做”。(课件出示)2、提高练习:教材15页1、2题。(课件
出示)第1题: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国。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5-5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二)观察方向从前面
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看到的形状课后记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
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面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
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
、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
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