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共(3)页,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1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和
画线段。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演示讲解法。准备尺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1毫米有多长。并会测量和线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回忆一下,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刻度尺)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刻度尺,大家表现得非
常好,都准备了工具。那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米)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大家伸开双臂这时两手臂之间的长度约1米,伸出大拇指,指甲宽约1厘米。1米=100厘米)老师请每个小组拿出自
己的纸条,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估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并完成表格。请小组代表发言,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纸条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大家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1、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生可能:一小格就是一毫米师: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
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4、其实我们的校卡,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很
短)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校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像什么呢?(一条缝隙)5、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长1毫米呢?(介绍:5角硬币、磁卡等)6、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师: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7、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二)认识1厘米=10毫米。1、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
,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
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2、怎么样?(1厘米正好是10毫米)3、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一遍)4、问: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这位大哥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
测量问题。三、当堂达标,巩固深化1、书本22页做一做、量一量。(1)独立测量(2)指名汇报如果没有零刻度,怎么量呢?师小结:(测量时,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4、
布置作业。(练习五第6题)学生做题,师巡视。五、拓展延伸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