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三、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共(3)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9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
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具:玩具熊猫、照片、学生带的各种玩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境,导入课题。1、设疑、引入情境(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2)引发问题:刚才盲人都在说同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描述的大象却都不一样呢?(3)学生交流:因为他们只摸到大象的其中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题、导入新课我们以后不能根据物体的一部分,就说它是什么,而要全面观察后才下结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二、合作探究。指导观察。观察教室图。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
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后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观察学校图片。说出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三、观察实物,自主探究。1.指导“拍照”的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拍些照片?你有照相机吗?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架小相机,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对准你
要拍摄的物体,看清楚了就“咔嚓”拍下来。今天我们要评出“最佳摄影奖”。2.给茶杯“拍照”。每组一只茶杯,放在桌子的中间,(茶杯把子朝讲台的方向)不能转动茶杯。用“相机”对准茶杯,“相机”的高度要与茶杯一样高,
看清楚茶杯的样子,然后拍下来,照片就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记在脑子里了吗?你能把拍的照片印在纸上吗?把你拍到的样子画下来,你拍到的是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子。3.展示,评价。指名出示:和这个同学观察的位置相同的同学请起立,你们看到的茶杯都是把
子朝左的吗?猜猜你们对面的同学看到的茶杯有把子吗?有,把子朝那边?指名出示:你们猜对了吗?4.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茶杯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上去。5.换个观察的位置,再给茶杯拍张照片,请同组的同学做出评价。四、引导探究
,深入理解1、出示介绍玩具熊猫(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2)对照情境图,说说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样?再分别到他们的位置看一看。五、知识运用1、课堂练习2、闯关游戏六、欣赏师: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走进大自然欣赏一
下庐山看到的美丽风景。七、小结。庐山的风景真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壮丽景观就是从不同位置欣赏庐山看到的美丽风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板
书设计: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