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共(6)页,4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9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课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的方法;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教学难点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教法学法合作学习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圆片。环节提示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以旧引新尝试训练一
、课前口算训练二、问题引入(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课题)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
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利用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了基
础,也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模拟导练盘应放几个呢?”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
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二)语言描述平均分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然
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作了充足的准备。结果(一)引入除法师
: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二)介绍除号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
,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自学。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通过明确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师:“÷”表
示平均分的意思。(三)介绍除法算式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师: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读。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
别表示什么?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师:除号表示什么?(四)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生:12÷4=3。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
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学生汇报。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研讨等学习活动,亲身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感受到学习除法的价值。这样学
生经历了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过程,通过多种表征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除法是一类问题的概括化表示,渗透模型化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练里,每盘放几个?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四、深化练习(
一)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1.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2.动手连一连并写出除法算式。3.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二)分一分,填一填(做一做第2题)(三)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10÷2=5;18÷6=3;16÷8=2;15÷3=5。(四)练习三的1-3题。目标检测师: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2.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4.还有什么事也能用10÷2=5表示呢?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
整理,增强学生主动梳理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除法的各部分名称12÷4=3被除数除号除数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授教学中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同学们自己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课
堂来思考问题。特别是在新授练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掌握程度也间接取决于你对图中信息的获取,理解除法的含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创设了许多有意思的情景。熊猫分竹笋充分唤起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在讲授除法意义的时候,我
用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引出除法,通过用学具摆一摆,接着学生自学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含义。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情境简单的说出除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