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四(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共(9)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6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p72。教材分析:《用比例解决问题》,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学
生在前面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
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一道用正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只要抓住每箱啤酒的瓶数相等,就可以根据啤酒总瓶数和箱数的比值相等列出比例;第二个问题是一道用反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只要抓住啤酒总量相等,就可以根
据汽车载重量和辆数的乘积相等列出方程。因此,列比例时要注意变化的量相对应。教材要求通过联系算术解法,使学生了解用正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一应用题”,用反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总应用题”,都可以用算术法解答。同
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判断题中
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2.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1.能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2.理解“用
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2)让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
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
好学习习惯。教学准备:ppt课件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一)复习:师: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比例的哪些知识?(指名答)同学们学得可真棒!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好不好?(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为学习下面的内容做
好铺垫。】(二)导入:看来同学们的比例知识学得都很不错,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比例知识,我们能不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用比例实际解决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学好!(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一)教学第一个红点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1.以旧引新。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可能提的问题: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装?师:老师觉得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同学们能用你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会判断:判断下
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交流。【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
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活跃!以前学的方法都用上了。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的比例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尝试一下?【设计意图:通过鼓
励,学生的信心十足,同时,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用激励的话语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的学习。】2.探究解法(1)师: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手中的学习记录卡,完成后在组内交流一下。(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学习记录卡”的三个问题,既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又把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构用比2个箱子能装24瓶啤酒,现有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装?(1)信息梳理。(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
2)讨论:A、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B、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量关系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解决问题的策略。(2)展示、交流。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交流)(3)根据等量关系式尝试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师:这位同学不仅会思考,还
非常善于表达,真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列出的等量关系式,尝试着用正比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学生尝试用正比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4)指名交流,师板书解答过程。师:哪位同学再来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能使他们增强
学习的信心、能给他们自信。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完成后再让学生交流方法,进一步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5)引导学生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解:设需要X箱。24:2=480:X24X=480×224X=960X=40答:需要40个箱子。师
:问题解决了,我们还要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怎么检验呢?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可以,以后就用你熟悉的方法来检验好吗?3、小练习:(课件出示)师:下面老师再出几道题考考你们!(只列式不计算)学生列式后交流,并说出为什么这么做。4、小结。师:通过例题的学习,你能说说用比例解
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交流。师:真是人多力量大啊!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合起来,就是问题的答案。其实,归结起来就五个字:找、判、列、解、验。(边板书边说)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说出具体步骤。【设计意
图: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归纳解题的步骤,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找异同点,有助于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的及时总结,也为后面解决反比例
问题做好充分的铺垫。】(二)教学第二个红点。1、学生对照自学提示自学第二个红点问题。考考你:1、大白鲨2小时游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游多少千米?2、小明3元钱买了6支笔,9元钱能买几支这样的笔?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老师这里还
有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对照着自学提示,独立完成呢?试试看。(课件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及自学提示)2、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3、集体交流,师板书。师:哪位同学再来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设计意图:积极思考、自主探索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环节中教师留给学生充足
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的思维在解:设需要X辆。10X=8×1510X=120X=12答:需要12辆。一批啤酒用载重量8吨的汽车运,需要15辆。如果改用载重量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自学提示:(1
)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哪个量是一定的?(3)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4)能根据比例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吗?思考和探索中得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用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4、小练习。师: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可真强!老师要是把题中的问题和条件做一下
改动,同学们还会解答吗?试试看。(课件出示,要求只列式不计算)5、小结。师: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对照老师的板书,你认为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异同点呢?(1)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巩固提高,挑战自我。师:
通过练习,发现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不错,老师这里有份“挑战自我”小测验,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发放“课堂评测卡”,同时课件出示)1、振华商场要运一批啤酒,用载重量10吨的车运,需要12辆;若用载重量6吨的车运,需要多少辆?(用比例解)2、王强到商场
买了8瓶啤酒花了20元钱,如果买24瓶同样的啤酒需要花多少钱?(用比例解)一批啤酒用载重量8吨的汽车运,需要20辆。如果只有10辆车,需要用载重量多少吨的汽车才能一次运完呢?正:比值一定反:积一定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
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与生活实践,从中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师:又到了课堂的尾声了,回顾本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课件展示,师生共同总结)【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全面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五
、课后作业。课本“自主练习”第六题。六、板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解:设需要X辆。10X=8×1510X=120X=12答:需要12辆。解:设需要X箱。24:2=480:X24X=480×224X=960X=40答:需要40个箱子。找判
正:比值一定列反:积一定解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