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doc,共(2)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6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了解“兔笼同笼”,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兔子笼”问题,使学生理解一般的算术方法。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境,提出问题师:激趣导入?板书课题《鸡兔同笼》,知道鸡兔同笼是怎么回事吗?老师:早在1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曾研究过鸡笼养兔的问题。例如:有8头,26足。问:鸡有何?兔有何?1.理解题意:师:这段古文能看懂吗?谁来说说?师:数字的背后告诉了我们什么?2.学生尝试解决。二.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1.教师巡视,交流想法2.指名到黑板书写算式。3.学生讲解做法:师:请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4.介绍和解释“孙子算经”中的解法。(1)师:那么,古人是咋办的呢?课件演示《孙子算经》给出了一种很特别的解法。脚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师:
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呢?(2)师:讲故事(3)学生讨论,自己看,站在地上的和原来的比较有何区别?(一般关系)(因为每只兔子还多算了一只脚)三.拓展延伸1.龟鹤问题2.人马问题3.小结:四.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师:课前,老师还发现了一些和鸡兔同笼类似的数学问题,请看
大屏幕。(课件出示)1.车子问题:2.旅游问题:3.植树问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完成数学书中相应练习。2.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