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docx,共(4)页,319.56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23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1~62页。教学分析: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经历了长方体的体积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是启发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
间的关系,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并推导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并运用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为“底面积×高”的过程。2、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理解体积公式“底面积×高”的实际意义,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3、在把长方体体积计算迁移到正方体体积计算及公式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课件直尺学具准备:学习卡教学过程:www.renjiaoshe.com一、复习导入1.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计算它的体积呢?(课件出示图示)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达式并计算上图体积
.2.如果将长方体的长变成3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既是学习的需要,也为新知作铺垫。通过改变长方体的长将其转化成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与正方体是有联系的.二、探究新知1.我
们能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图示)全班交流得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2.完成学习卡中的自主探究。a.尝试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b.尝试总结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c.如果用V
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探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体验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发展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全班交流。4.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示。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底面积,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启发总结出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从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着重讲解牙膏盒上的9cm²表示什么?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底面积×高”这个公式计算体积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是5米,横断面的面积是0.06平方米。15根这样的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先交流什么是横截面学生再计算。3.把一块棱长是4cm的正方体钢块,铸造成一根长是2c
m,宽是1cm的长方体钢柱,这根钢柱的高是多少厘米?着重讲解铸造前和铸造后体积不变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和体积有关的简单问题的机会。4..有一根长15dm的长方体木料,把它平均锯成3段(如图)表面积增加了100dm2,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教师通过模拟演示为学生讲解。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
数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学会用建模的思想理解题意。四、回顾反思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2.将本节课的收获与疑惑填写到学习卡上。设计意图:在学习卡上填写收获与疑惑可以让学生经历反思、归纳、整理等过程,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棱长×棱长V=a×a×a=a.a.a=a³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