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6.348 MB
  • 2022-12-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doc,共(11)页,16.34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23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已

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在提供的表格中绘制

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

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

,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3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

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教师】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16-2012年)452051050049048047046045044043042041040039

02006201020092008200720112012年份426394468454489499519【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看出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举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设计意

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三)探索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5计图(2016-2012年)52051050049048047046045044043042041

04003902006201020092008200720112012年份426394468454489499519【教师】大家比划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在这个表中把它画出来好吗?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1年)。(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6【教师】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点。【教师】折线统计图完成了,从图中你能

看出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学生上台指一指)【教师】那图中其他的点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在折线统计图中也能看出每年参赛的队伍数量,这一点与条形统计图一样。(2)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教师】在图中除

了点还有什么?7(线段)这些线段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呢?(长度不同,倾斜角度不同)为什么这些线段的长短、倾斜角度会不同呢?【教师追问】从2006年到2011年,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数量变化最大?(2008年)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后教师小结:从2007年到2008年的

线段长度最长且坡度最“陡”,所以2008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大。【教师】观察一下剩余的4条线段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哪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小?(2011年)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3)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像条形统计图一样直观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我们只需看每条线段的长度8与坡度,就能知道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妙的地方。因此,我们说“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

增减变化的情况”。【板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设计意图】学生在指一指、说一说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部分所表示的意义,然后通过交流、观察、比较,自主学习、探索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

.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1)预测数量变化情况。【教师】请继续观察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的变化情况,你能说说这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吗?【学生】2007年数量减少,2008年数量增多,2009年数量稍微减少,

20099年至2011年逐年增加。【教师】你有什么感想?总体情况怎么样呢?【学生】这几年参赛队伍数量呈上升趋势。【教师】根据总体情况来看,你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数量会有多少支呢?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2)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师】根据现在的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学生提问,由其他学生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既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又是新知识的提升,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预测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四)

巩固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10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2)陈东5岁时身高大约是多少?(3)根据统计图,你还获得了哪些信

息?解决问题:(1)全班读题,请学生说说该题统计的是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绘制的折线统计图。(4)回答第一个小问题,追问: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5)解决第二个问题,指名回答。【设计意图】应用新知、巩固新知,让学生在回答第一个小问题时再次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该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五)联系生活,体验特征。【交流】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11类似这样的图?(随机出示,金牌、分析图、等)他们都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为什么?有什么好处?【小结】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

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六)全课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画法:描点—写数据—连线特点: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3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