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1).doc,共(5)页,8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9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均数【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1.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2.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
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要求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
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二、课标解读通过前几册教材的学习,在统计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过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初步经历了用统计
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初步体会了数据分析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一方面要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
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平均数”是《标准(2011)》中规定在小学阶段要掌握的唯一的统计量。
教材仍然沿用实验教材的编排思想,着力于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在学习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后,教材设计了很多情境,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里不单纯是计算平均数,更多的是运用平均数的统计含义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中蕴含的丰富信息。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
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这样的安排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更好的形成数据分析观念。【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
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
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
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
,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
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流程听课记录一、理解平均数1、出示并提出问题第一组:总计32个第二组:总计35个师
:你想把优胜奖颁给哪个组?2、反馈问:为什么你们想颁给第二组?3、再讨论,引出比较平均每人踢的个数4、生尝试解决问题出示毽子统计图和表,找一找第一组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独立思考,可以在图中画一画或在图下面用算式写一
写。5、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①移多补少法②求和平分法6、感受揭示平均数含义①揭题:平均数②质疑:8是怎么来的?这个平均数8是他们每个人实际踢的个数吗?7、试一试出示第二组踢毽情况统计图,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找第二组踢毽个数的平均数。生在练习纸上独
立完成。交流方法。小结: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再判断优胜奖应该颁给哪个组出示: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组的成绩更好。二、平均数的特征1、深化平均数意义出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统计图,引导学生观
察,同桌交流发现。预设:①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②比平均数多的部分和少的部分正好相等。出示第三组统计图,估平均数。2、平均数的特征问:在第二轮的比赛中,第三组队员的平均数提高了,你觉
得可能是什么原因?质疑:实际第二轮比赛中,方清的个数是减少的,那为什么平均数还提升了呢?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想说的?追问:如果第三组队员的平均数降低了,你们觉得又可能是什么原因?小结: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成绩变,平均数就会变。看来平均数是很敏感的,它和每个数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用平
均数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比较合适的。3、新课小结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联系实际,巩固所学1、判断练习①6、9、15、7、1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6。()②在投球比赛中,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投中4.5个。()2、解释生活中的平均数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平均
数。解释生活中的平均数。⑴平均寿命观察平均寿命表,生自由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想一想:一个福建的老爷爷,他今年已经74岁了,他很担心,你觉得老爷爷在担心什么?你会怎样劝导他?⑵中国水资源问题出示:①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2万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
加拿大,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四。②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质疑:这两则信息好像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提供人口数据:中国13.6亿印度12.4亿美国3.2亿印度尼西亚2.5亿巴西2.
0亿得出:学习了平均数能帮助我们更科学更全面地分析问题。③介绍均码④介绍:1.2米线。得出:平均数在生活中还起着决策作用。板书设计平均数移多补少同样多求和平分(9+7+6+10)÷4=32÷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