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和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1).doc,共(5)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9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线和角”中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已在之间的学习中认识了角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本节课不仅是“角的认识”这一知识的延续,也是接下来继续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以及平行、垂直相关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用量角器量角,是学生在
度量知识方面的一次拓展,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操作技能。在此之前,学生掌握的测量基本是利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测量,本节课在认识量角器构造原理之后,探究量角方法,进一步理解度量的本质,形成度量意识。新课标还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
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
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时,通过认识量角器构造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度量角的本质,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动手操作中,获取角的度量的方法,也获得主动探究的经历和学习成功的体验。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
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0°角、10°角、量角器、练习纸四、教学重、难点:1、学会正确度量角的技能。2、
怎样读量角器内、外圈的读数。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角的哪些知识?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这两条边是射线……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角。(板书:角)(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认识单位角以及统一单位角的必要性师:黑板上画了两个角:∠1和∠2,
哪个角大呢?(∠1=20°,∠2=50°)师:很显然,∠2大。那∠2比∠1到底大多少呢?生:要测量。师:测量长度可以用尺,那么用什么工具测量角呢?角的单位是什么?生:量角器。师:让我们暂时穿越回量角器还没有产生的年代,你有什么办法测量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生:可以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插到∠1、∠2里测量。(上台演示)师:你的想法和很多数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也准备用一些大小相等的角来测量。(出示多个20°的单位角)你准备怎样用这些角进行测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操作、活动)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其实我们就是在以这些角为单位进行测量,像这样的角叫“单位角”师:摆这些单位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汇报)师:∠1包含1个单位角,∠2包含2个多单位角(此处要拿第3个角放上去比划,直观感受到单位角大了),确实是∠2大,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2比∠1大多少,说明我们的测量还是不
够精确。你有什么建议吗?师:没错,要是单位角再小一些就好了,我们就能量得更(精确)(出示10°单位角,再次测量)师:现在就准确地知道∠2比∠1大3个单位角了,因为(∠2包含5个单位角,∠1只包含2个单位角)。问题解决了,老师却糊
涂了,开始说∠1有1个单位角那么大,现在却说∠1有2个单位角那么大。哪里出问题了?生:单位角不统一师:为了测量的方便,要使用统一的单位角,而且要想测得精确,单位角就必须要小。那小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呢?【设计意图:事物之间的模糊
比较,有时靠直观判断即可,而要精确比较,则需要测量出具体数据。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测量的必要性,进而引出测量角的工具就是比这个角更小的单位角,而且能认识到单位角越小,测量越精确。同时又引发出同一单位角
的必要性。】(三)认识1°角,认识量角器1.播放多媒体,认识1°角(1)“度”就是角的单位,可以简洁的写为“°”(2)你觉得这个1°角怎么样?因此用它来做单位角就会量得特别精确。2.多媒体演示量角器的简化过程师:日常生活中,用半个圆就足够了你能在上面找到1
°角在哪吗?(生指)这个半圆一共包含几个1°角?生:180个你怎么知道是180个的?生:360÷2=180(课件演示180°)师:角都有顶点,这些1°角的顶点在哪?生:最中间师:中间太黑,看不清,我们简化一下。你能看到顶点了吗?角还有两条边,这么多条边,眼都花了,把边也简化一下
(演示去线)这就是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3.多媒体介绍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1)中心点(2)内圈刻度(3)内圈0刻度线(4)外圈刻度(5)外圈0刻度线师:你能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到这些部分吗?给你的同桌
指一指,说一说。能在老师的量角器上指一指吗?(生演示)【设计意图:演示角的单位产生的过程,经历量角器的简化过程,能更深刻地掌握量角器各部分存在的意义,感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四)在量角器上描30°角,体会量角器的使用原理师:要会正确使用量角器,
先要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投影量角器)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一个30°的角吗?生动手操作展示师:你能再找到一个30°的角吗?生动手操作展示师:这些角开口方向不同,但它们都是30°,因为【包含了30个1°的角。】师:它们除了这个共同点之外,还有什么共同
点吗?生:顶点都在中心点。师:这些30°的角,哪个能一眼就看出是30°?为什么?(从0开始,到30结束)所以标数字,读数更方便。【设计意图:能在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角,才真正理解了量角器的测量原理,为正确使用量角器做
好充分准备。】(五)尝试量角,总结量角方法师:想用量角器量一个角吗?量角时要注意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用量角器量一量∠1,并把它的度数记录下来。生活动,并汇报测量方法(投影错例,辨析,总结出“两重合”并板书)再量一量∠2,几度?(1
05°)(生演示数1°角的方向)量一量∠3是多少度,(预设:50°、130°)请不同意是130°的同学说说理由(生汇报数1°角的方向)师: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生:从内圈0刻度线开始量,就读
内圈刻度从外圈0刻度线开始量就读外圈刻度。生总结:量角的时候要注意1、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2、读数看另一条边,读内圈还是外圈数字要看0刻度线。师:度量角的方法就是点重合点,线重合边,读数要看另
一边;0在内,读内圈,0在外,读外圈。【设计意图:学生先尝试量角,探究量角的方法,在有一定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辨析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体悟正确测量的要领,通过再次操作,调整自己的测量方法,并在三次动手实
践中,最终提炼、总结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六)小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生:认识了角的单位是度(°),还认识了1°的单位角,知道了如何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可以发现角的度量和长度、面积的测量都是一样的,都要先统一测量单位
,再累积这些测量单位,就得到了测量结果。【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并联系有关测量的知识,升华、提炼出测量的实质是测量单位的累积。】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测)度(°)顶点——中心点角一条边——0刻度线量角器内圈另一条边——读数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