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1).docx,共(6)页,1.01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6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加减法估算教学内容冀教2011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估算→加减法估算,即课本第11~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强化对近似数的再认知,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学习估算书写的方式,并用≈表示出估算的结果;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理解估算的策略,充分认识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2、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经历加减估算的过程,经历交流及评价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
掌握估算的策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想法。通过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加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感悟数感的形成,体会估算的价值,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3、在探究、交流的过
程中进行体会估算的价值,丰富生活经验锻炼学生勇于探索,尝试的精神,能主动的交流以及自信、自主、团结的合作品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以及估算的书写格式,。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理解多估、少估的道理与合理性。教学策略1、从已有的经验中学。在教学中引
导学生紧紧抓住近似数这一概念,引导感悟运用估大、估小的估算策略解决加减法的问题。2、从实际的生活中学。教学中创设需要估算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体验估算的价值,认识到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3、从尝试交流中学。教学中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相结合,在全班交
流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分析,反思,比较各种估法,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与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准备:HiTeach课件学生学习单实物展台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猜一猜博博的书的页数。①80页②120页③280页2、观看微课:博雅数学
小讲堂《约等号的介绍》3、用近似数描述数据:我们学校的图书室有文学类书籍3809本,科技类书籍2064本,历史类书籍3128本,教育类书籍1527本,综合类书籍6709本。请用近似数描述这组数据。【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新课,跟随博博和雅雅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看数学博雅小讲堂
的过程中认识约等号,理解近似数的同时轻松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二、揭示课题: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三、课上互学:(一)活动一:估算购物钱数1、探究估算的方法(1)出示例1图,认真观察这幅图,从图中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用估算解决的数学问题?(3)估算购
买手机和照相机大约需要多少元钱?(4)合作完成,按要求进行探究合作要求:A、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打算怎样估算?B、再把你们的思考过程记录在学习单上。(5)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如下情况。预设: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1280≈1300,3240≈3200,1300+3200=4500,需要带
4500元。采用四下五上的估法。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1280≈1300,3240≈3300,1300+3300=4600,需要带4600元。采用大估法。生3:我是这样想的:把1280≈1200,3240≈3200,1200+3300=4500,需要带450
0元。采用小估法。师: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买手机和照相机到底需要用去多少钱?预设:1280+3240=4520(元)2、设计对比情景,感受根据问题情景选择合理的估法(1)上面的两种估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预设:生1:我喜欢第一种,因为4500与准确值更接近。生2: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去买东西当然
要多带些钱了!(2)哪种方法更合理呢,比如现在我想买这两件物品,大约带多少钱呢?预设:生1:采用大估法,我们买东西时估算商品的价格时应该“多估”一些,比较保险,不会白白跑路。因为如果“少估”了,可能会导致带的钱不够。小结:估算结果与准确值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估计
,如果是买东西,要多估一些,才能保证买到我们想要的商品哦!【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估算购物的钱数,目的是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其次是引导学生体会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估算策
略。】(二)活动二:估计收入钱数1、出示例2,读一读图中的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根据学生回答选择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问题1、小明家养鸭收入和养鸡收入一共大约多少元?问题2、小明家养鸭收入和养鸡收入相差大约多少?4、探究要求:(1)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同桌互
相说一说是怎样估算?(2)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学习单上。5、交流汇报问题1预设:生1:采用四下五上估法1366≈1400,1132≈1100,1400+1100=2500(元)生2:采用小估法1366≈1000,
1132≈1000,1000+1000=2000(元)小结: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合理的,一种是把收入估算成整百的再相加。另一种是把收入估算成整千的再相加。我们在取近似值时,要考虑的近似值与准确值相差不能太大。问题2预设:生1:1366≈1400,1
132≈1100,1400-1100=300生2:1366≈1370,1132≈1130,1370-1130=2406、讨论:这两种估算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估算,体会估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养成估算习惯。】四、课
后练学:基础练习1、不计算,你能判断哪种水果最多吗?【设计意图:让学生不计算,通过观察比较,注重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体会估计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感。】2、六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坐下吗?3、(1)从下列商品中任购两件,估算大约需要
多少元钱。(2)自己提出减法估算问题,并解答。【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由易到难,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延伸练习:小华的爷爷上了年纪,走路有些困难,妈妈计划给爷爷买一辆手摇车。手摇车的价钱在500元到750元之间
,妈妈只带了380元。算一算。(1)妈妈最少还要取多少钱?(2)妈妈最多还要取多少钱?【设计意图:初步体会有些问题估算不能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进行解决。】五、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
谈一谈你的收获和感受吗?1、估算时先把加数、被减数、减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再进行口算。2、要根据具体的情景进行估计。用≈表示估算的结果。3、正确使用“≈”哦!六、课外练习:找一
找身边可以用加法或减法进行估算解决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