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1.docx,共(2)页,13.35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99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里程表》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意义(尤其是非0起点)2、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线段图和读懂线段图。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分散难点: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师:现在羊村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羊羊运动会,你想看一下吗?(想)下面要进行的是100米的比赛,下面有请喜羊羊和懒羊羊上场,你预测
一下谁会赢?为什么?师:比赛现在开始,最后谁获得了冠军?你认为公平吗?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喜羊羊所跑的路程呢?你认为起点是多少?(0米)终点是多少?(100米)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懒羊羊所跑的路程呢?你认为起点是多少?(60米)终点是多少?(100米)仔细观察这两条线段图,你发现了什
么不同?你能算出喜羊羊跑了多少米?100-0=100懒羊羊跑了多少米呢?(100-60=40)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1)师:你知
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读懂了题目的意思吗?师:里程表读数是35千米是什么意思?这里的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35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师出示直观图,分别介绍35千米和160千米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条线段图表示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吗?(生画图)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通过线段图,你知道如何求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160-35=125千米)(2)你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吗?(生画图)学生汇报,教师演示你如何求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350-160=190千米)(3
)你能用一条线段表示星期三走了多少千米?星期四呢?星期五呢?(4)教师完善线段图,合并成一条线段图。师:你能看懂吗?要想求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怎么办?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呢?星期三呢?……总结:当天走的里程数=当天的读数-前一
天的读数(5)解决问题: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60350555745955哪一天行驶的路程最多?该如何求呢?学生说完方法学生练习教师请学生上台板演。教师趁机介绍第二种解法(6)比较联系师:前两天,我们学习了里程表(1),与今天学习的里程表二有什么区
别?(起点不同,但是算法相同,都是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得到当天的里程数。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本第27页练一练的第1、4题四、本课小结内化知识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