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doc,共(4)页,16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8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11有理数的乘方课程分析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了解乘方的有关概念,培养分析说理能力,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得快.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
能力,注意渗透转化思想.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由于在小学阶段在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中涉及a2和a3,所以学生对乘方已有所认识,加之在前面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所以说学生对乘方有一定的认知前提.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延续了
有理数的乘法的学习,又为后面整式的幂的运算作好铺垫,所以有理数的乘方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有理数运算的一种构成,又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乘方的意义及运算;难点是乘方的法则的应用.教法分析对于概念的引入借用学生
在小学阶段对a2与a3的认识为基础,引入乘方运算.乘方利用乘法来定义,也就是说,乘方是特殊的乘法,因此,进行乘方运算同样要注意正确运用符号法则,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
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这是一个补充的约定,幂的概念中指数可取任意的正整数,对于有理数乘方的法则,结合例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加深理解,培养分析说理能力.根据学生情况,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1的任何次幂,(-1)的奇次幂
和(-1)的偶次幂的值.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必须加上括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运算的意义和运算的结果上去分辨.学法分析学习本节内容时,要联系学过的乘法法则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结合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
义.在运算时要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观察、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培养探索
、猜想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带各种符号的乘方运算.【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动手实践,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问题:(1)对折1次有___
_____层;(2)对折2次有________层;(3)对折3次有________层;(4)对折4次有________层;(5)对折5次有________层;……师:这样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折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口答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亲自动手,切实感受,寻求规律,为
导入新课做铺垫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复习小学已学过的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平方和立方如:乘法形式乘方形式a·a记作:2a读作:a的平方或a的2次方a·a·a记作:3a读
作:a的立方或a的3次方anaaa个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2呢?22222呢?2.一般地,象这样,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na读作a的
n次方na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二).试一试:1.写出下列各幂的底数与指数:(1)在64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2)在(-6)4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师生回顾学生听讲,注意理解记忆相关的概念同桌举例,指出底数和指
数通过乘方的概念及意义的探索,使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乘方的运算.明确有理数乘方的相关概念通过合作,学习新知识幂底数指数an(3)在53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2.请问:32与23有什么不同?3.把下列各算式写成乘方的形式(1)2×2×2=____
__.(2)(-3)×(-3)×(-3)×(-3)=_______.(3)21212121(4)1.7×1.7×1.7×1.7×1.7=_______.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号,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教师强调)(三)想一想:8能不能写成乘方的形式呢?(四
)互动活动:计算:(1)23(2)32(3)42(4)52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五)议一议32与32的意义是否相同?运算结果是否相等?42与24呢?(六)探索规律:填写表格324
2底数符号指数奇偶性幂的符号根据上表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乘方运算法则: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口答:11=____,12=_____,13=_____,14=_______;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回答请小老师上
台分析(1)(2)小题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根据教师的点拨,学生填表学生分组完成,通过讨论总结规律通过练习,加深巩固概念培养学生的胆量与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3222422)2((-1)1=_____,(-1)2=_____,(-1)3=_____,(-1)4=_____,(-
1)n2=_____,(-1)12n=_____,三.反馈练习,拓展巩固计算:学生先独立完成后,请四个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个别学生上台订正通过练习巩固乘法运算四.课堂小结你能告诉我这节课的收获吗?让学生谈谈小结本节所学知识,让
学生积累自己的学习体验五.作业:习题2.111、2、4332224)2(2)4()4(4)3(2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