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1.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1.doc,共(2)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56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三单元第48-49页第9-12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能够结合生活情境运用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能够
根据数的特征,快速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灵活应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谈话: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同学们对这一单元内容的知识梳理,这几位同学不仅画面美观,块面清晰,而且内容丰富,能够抓住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值得大家学习。
(掌声鼓励一下)这个习惯我们已经坚持了小半学期了,同学们整理地越来越好了。相信大家在这节课上也会有精彩地表现。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整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对于这两个知识点,通过课前的整理,你有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的?(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再交流)1.概念2.求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列举、短除
)3.特殊数的特征4.实际运用学生充分交流,老师相机板书。二、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运用1.我会找。书P48第9题。问:哪几组可以用特征快速找出?(33和11、8和9、13和7、18和1)(计时2分钟)学生汇报,说清过程
。2.我会填。①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所填的数。变式为“最小公倍数”15和()18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已知数。()和610和()追问:所填的数与已知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③甲数的最大因数是18,乙数的最小倍数是12,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
公倍数是()。问:你是怎么想的?这题就是求哪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为什么?1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呢?(知道了最大公因数,也就知道了这两个数所有的公因数,就是最大公因数的所有因数)18和12的公倍数有哪些呢?(它们的公倍数就
将最小公倍数翻倍)④m和n是非0自然数,如果m=n-1,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果3m=n,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n和3的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问:m=n-1表示什么意思?(相邻自然数)还可以怎么表示?3m=n表
示什么意思?(倍数关系)还可以怎么表示?小结:只有弄清字母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根据特征就能很快填出来了!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运用谈话:通过整理,我们知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还能够解决许多
实际问题。求最大公因数:长短(锯木条、剪彩带、绳子等)大小(裁纸、大长方形地用小正方形铺等)多少(分花束、分糖果、分组等)求最小公倍数:根据不同时间情况几月几日再次相遇分组(排队)的不同情况求总人数用小长方形拼大正方形(任意指黑板上的一个式子)问: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吗?(学生编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