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教学设计1.doc,共(5)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56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圆的周长》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周长及圆周率的意义。2、通过实践操作、探讨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计算圆的周长。3、利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讨、合作交流、创新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
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圆周率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如何运用所学的
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一般图形周长的技能,可以自己通过绳测或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圆的周长。而且前
两节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圆并了解了圆的特征。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每个小组准备有圆片各1个,绳子一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美丽的市民广场,请你从中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师:小明放学后回
家总要经过这个广场,如果他骑车沿着圆形的中央花坛骑一圈,车轮滚过的路程又是什么?由此引出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2、揭题并板书:圆的周长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1)提
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我们先研究怎样用手中的工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交流汇报结果)(2)教师演示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
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2.认识圆周率。(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②点击课件(猜想验证)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那你来猜测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会和圆的什么部分有关呢?圆
的周长可能与半径有关,那就可能与直径有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做实验来验证一下,分小组合作,四人一个小组,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生测量、计算、填表。在屏幕上出示一组结果。请同
学们看屏幕,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
π表示。(3)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63页,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π=3.141592653……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学生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c=2πr。要求圆的周
长,你必须知道什么?(直径或半径)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m?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c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多少周?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花坛的周长,学生独立算出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与约等号使用。根据C=πd,3.14×20=62
.8(米)答:花坛的周长是62.8米。强调:①不必写出公式,只要直接计算就行;②π取两位小数3.14,已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再用“≈”表示。但在判断“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时仍应说“π倍”而不是“3.14倍”。(2)继续完成下面的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生试做,集体讲评
。)三、解决问题:(课件演示)1、课本第64页的做一做。2、看图填空。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作业:练习十五第1、2题。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例1:(略)周长/直径
=圆周率π≈3.14C/d=πC=π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