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1、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3.doc,共(2)页,1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8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商不变的规律》设计思路《商不变的规律》这堂课相信大家听过不少,也比较熟悉。我之所以选择这堂课,就是新教材改革之后,这部分内容的呈现与老教材改动较大。最主要的表现在:老教材是在四下教学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已学过积的变化规律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还有简便计算,在此基础
上学生来探索发现验证这条规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要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可这样操作,先举例6÷3=2,再将6和3同时乘a,(6×a)÷(3×a)还是=2,这样用完全归纳法验证规律。而现在内容提到四上,学生没有了这些基础,所以只能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来验证规律。基于
以上考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成:1、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规律、完善规律的程序,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规律。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体会探索规律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本课的
教学流程是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2、探索规律,概括规律这一块是重头。主要分2个层次:第一层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猜想、举例验证等程序、从而得出一半规律。第二层次:教师完全放手,学生自主探究,自觉运用“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规律
”这个模式得到规律的另一半。在此过程中,我想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严谨性:光有猜想,不够,得验证;光有2-3个例子不够,要全班几十个例子才能说明问题;光有普通例子,还不够,不能忽略特例等等。这个环节更重要的一点是更多的学生
体会到了在研究未知问题时,可以通过“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规律”这个模式进行。我想这也是一种数学经验和思想方法的渗透吧,也是我自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数学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交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3、反馈练习,深化认识,沟通新旧知识的练习4、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块:总结
反思:大家都注意到了,教案最后的全课总结。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谈起。我们平时学生谈的收获可能更多的是知识方面的,而我认为后两条不容小觑,因为数学经验和思想方法更为后续学习服务。只有经常谈起,学生才会记起,才会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