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认识升》教学设计3.doc,共(3)页,4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8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认识升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利用PPT创设情境,让学生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创设虚拟超市,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学会用升为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2.利用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观察、比较容量的多少和感受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并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
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感受容量的含义和认识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课件、冷水壶2把、茶杯、纸杯、水、饮料、量杯、1立方分米的容器教学过程一、PPT创设情境,感悟容量1.情境
:同学间的争论:世界上最好的饮料是什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矿泉水瓶:这两个矿泉水瓶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学生汇报结果。指出:2号瓶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矿泉水瓶的容量比较大。板书:容量追问:1号瓶能盛的水少,也就说明——?(1号瓶容量比较小)2.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冷水壶
:观察这两个冷水壶,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学生交流后演示方法。(多媒体动态演示)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3.呈现刚才的两个矿泉水瓶、两个冷水壶说明:像这
样能盛水的瓶子、壶等都是容器。板书:容器4.比较2号瓶和红柄水壶这两个容器的容量我们说2号瓶容量小,红柄水壶的容量大,就是说什么的大小?5.举例比较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容器,比较它们的容量。二、借助课件辅助,感受容量单位统一1.ppt情境感悟:小新家的紫砂茶壶装满后能倒满
5杯水小宇家的白瓷茶壶装满后能倒满7杯水3.提问:谁家的茶壶容量大一些?学生有争论。师呈现两家茶壶的实际情况,明确:为了便于比较茶壶的容量,要统一茶杯的大小。4.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
量单位)三、技术虚拟超市,动态演示,感受容量单位“升”1.感受“升”虚拟出示超市里的一些货物观察这些容器的商标,你都看到了什么?商标特写(色拉油4升、果汁3L、酱油1升、水桶19L等)。提问: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你都
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升、L。再问:你们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容量单位的?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以用“L”表示。2.认识“升”。(1)1升有多少?出示
量杯,观察量杯,它有什么特点?师说明:量杯是计量容器的工具,量杯上的刻度表示倒入的液体的多少。往量杯里倒水,水面对准1就表示有1升,水面对准0.4呢?对准这儿呢?量杯中倒满1升的水,感受1升水有多少出示正方体的容器,用直尺示范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把量杯中的1升水倒入水,你
们有什么发现?指出每条边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能装1升水。1升就是这么规定的,这样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就是1升。(2)加深体验(技术支撑下的小组合作、管理)操作: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让学生用平时饮水的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1升。四、技术处理练习题素材,内化巩固1.出示
一些常见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单位的。2.完成“练一练”第2题。3.练习一第1题观察后交流发现,说说依据。4.练习一第2题交流各自的结论和想法5.练习一第3题交流后说说自己的估量方法五、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评价,总结回顾,交流体会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对自我的评价。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必将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信息
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