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教学设计3.doc,共(6)页,78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5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上《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及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学目标:1、发挥数据分析作用,进一步清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学会自我分析错因,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选用适切的口算方法。2、日常练习数据引入课堂,发挥技术终端作用
,使课堂练习更符合班级学生个性。3、发挥互助功能,对于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帮助寻找问题,学习他人修改自己,形成基于“化错”的自主学习新样态。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用适切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学案、珠峰网络平台教学过程:一、基本口算方法的复习师:这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
乘一位数的口算,先来一场口算比赛,有信心吗?请大家点击“口算比赛”,120秒计时开始!1、聚焦典型错误:教师过程中双击各题,查看做题情况,找到错误最多的题。(1)师:刚才老师查看了平台数据,发现25×6这道题,我们班答案挺多的,应该是多少呢?怎么算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请点击“聚焦问
题”,点击“学习指南”,谁来读一读。生:点击画笔,写出过程和结果;点击互助,点赞送问互助;小组交流,说说口算方法。师:明白了吗?开始。(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数同学通过同伴互助算到了正确结果。老师看到有些同学还用红笔做了修订,请
这位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生1:我刚开始口算得到110,通过互助觉得自己的得数不对,检查出来十位上应该算乘法的,而我却用加法来计算了。生2:我刚开始算到的是131,通过互助发现了错误,个位上应该算乘法,而我算了加
法。师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般可以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然后把两部分的得数相加。(3)(回到统计列表)师:通过分析,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150)答案是210的是哪里算错了?50呢?生1:我把口诀记错了,二六十二,我记成了二六十八。生2:个位上
算了乘法,十位上没有算乘,直接加上了个位的进位,所以算成了50。2、自我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针对练习:师:看来每个人的错因各不相同,我们既要会做题,还要学会分析自己的错误,只有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才能在下次计算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口算情况(
教师点击自动批阅),看到自己的错题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自己的错题。请点击“错因分析”,点击“学习指南”,谁来读一读。生:数一数,错了几道题;想一想,错在哪里;改一改,写出正确答案;说一说,小组里互相交流。师:明白了吗?开始。错因分析口诀练习乘加练习对比练习(
2)交流错误原因。教师双击各个错误原因,查看每种错因的人数分布。师:通过刚才的分析,谁来说一说以后自己在口算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生1:不能忘记进位。生2:口诀不能记错。……(3)针对性练习。师:同学们非常棒,通过分析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平台为我们
推送了各种错因的针对性练习。比如口诀容易错的同学点击“口诀练习”熟悉口诀,进位老加错的同学点击“乘加练习”进行巩固,个位或十位算乘算加容易搞混的同学点击“对比练习”进行辨别,速度慢的同学可以点击“速度练习”试着进一步加快速度,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类型练习。开
始。(技术背景:利用数字化平台让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得以留存,并通过“互助”查看全班每一个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而对比自己的方法,用红笔在自己的初稿上进行修订,逐步形成自我完善的能力;平台的自动批阅、聚焦、汇聚功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及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错因
分析提供了保障;平台根据不同类型的错误原因,推送不同类型的针对性练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二、根据数据特征灵活选用口算方法1、过渡:练得差不多了吧,钱老师看到好几个同学都在练速度,想算得更快一些。其实在刚才聚焦25×6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有
快算的好方法哦。出示学生资源25×6=25×2×3=150师:这种方法获得了很多同学的点赞,谁来说说你们送赞的理由?生1:通过拆分乘数6,使得计算简单了。师:把6拆成2×3,为什么要先算25×2呢?生2:25×2=50,凑成整十,再算50×3=15
0,就简便多了。师:先算25×3,大家赞成吗?生3:不赞成。25×3不能凑成整十,计算不简便。2、师:说的真好,那你能用这种拆分的方法快速口答下面的题目吗?师:25×8生1:25×8=25×2×4=200生2:25×8=25×4×2=200师:大家
认为哪种方法好?生3:先算25×2凑成50,先算25×4凑成100,都很简便。师:有道理!师:25×14生:25×14=25×2×7=350师: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还没学,现在不光会算,而且还能口算了,厉害!师:
15×4生:15×2×2=60师:嗯,15乘几的口算也找到简算的方法了。师:35×8生:35×8=35×2×4=280小结:看来我们在口算的时候,还要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用口算方法。3、师:经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的口算水
平是不是有所提升了呢?点击“再次练习”,选择两位数乘一位数(混合)再来一次比赛吧!准备,开始!(技术背景:数字化平台让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能与学习同伴保持连接,学习场如同磁场一般。互联网海量资源的获取,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以及学生个体之间能相互联结、相互分享、相互启发、相互促
进。)三、在实际问题中灵活选用口算方法。1、日常练习数据引入课堂。师:学完第一单元后大家都完成了网上自测,完成的整体情况怎样?我们一起来查看一下。得分率是85.68%,其中第4题错误率最高,我们把它推送到平台,一起来研究
。2、聚焦问题、个性化指导。(1)师:点击“焦点问题”,写出思考过程。过程中教师聚焦:将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分组:A组: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类方法同框;B组:有用红笔进行自我修订的。学生汇报:师(A组):这道题我们班出现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比一比,这两种方法有
什么不同之处,同桌交流。生1:一种计算出精确值进行比较,一种通过估算的方法进行比较。师(B组):有的同学用红笔进行了修订,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生2:我本来是计算出精确值的,通过互助,发现用估算的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就进行了修订。小结:看来,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需要算
出精确值,用估算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作出判断,大家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使计算的过程简单些。(2)师: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快速做出判断吗?点击“快速判断”,完成3道题。完成后同桌相互说说方法。a\1只水杯32元,小刚带120元能购买4个吗?生3:30×4=120(元),32×4大于12
0,不能。b\1袋面粉48元,买4袋这样的面粉,带200元够吗?生4:50×4=200(元),48×4小于200,够。c\江老师要到水果市场购买5箱苹果,每箱38元,带150元钱够不够?生5:40×5=200(元),38×5小于200,够。师:有不同
意见吗?生6:38×5小于200,不能确定大于150还是小于150,无法判断。师:那可以怎样估?同桌讨论。生7:30×5=150(元),38×5大于150,不够。师:在实际运用估算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估大还是估小的
方法。(技术背景:数字化平台将不同学生每次使用的数据在后台积累,教师利用平台将日常数据引入课堂,导出日常错题,重点分析指导,配以相同类型的练习题,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四、个性练习师:通过前面的练习、分析,大家肯定已经了解了哪些
是自己擅长的、哪些发方面比较薄弱。平台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还为我们推送了一组个性化的练习,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类型和速度,自主练习。(技术背景:数字化平台根据学生的个性问题,推送不同类型的针对性练习。)五、全课总结师:
今天我们利用数字化平台上了一节练习课,谁来谈一谈你的收获?生1:同伴互助使我的学习更方便了。生2:学会自我分析错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数字化学习充分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追踪并关注每一个孩子,用数据评价推进核
心活动,用在线互助促进“真”学。数字化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互动性,整个学习过程实施不是简简单单地“灌”,而是实现了“人机”互动。我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设置了相对应的练习,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为其他孩子
点赞、送问,通过互助可以进行自我修订;“自动批阅”会及时送给孩子“大拇指”。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挑战。数字化学习做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有效互动。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查看全班口算错题的分布情况、每个错题各个错因的人数分布等,具体到每个人、每道题,使得教师上课的切入点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而且哪些学生已经会做都一目了然,因而能更有效地进行督促、指导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