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2.doc,共(5)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9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44~45页的例题和第47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2.通过操作小棒和计数器,锻炼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明确加几十要在十位上相加,加几要在个位上相加。教学难点: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和磁力小棒。学具准备:每人准备80根小棒,其中捆好7捆(每捆10
根);每人准备一个学生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的景色可美啦!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春天的美景图)!在这春暖花开、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动物
们准备去旅游呢!你们想不想去?2.旅行社有这样的三种车(出示大客车、中客车、小轿车)。(1)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大客车有45座,中客车有30座,小轿车有3座。)(2)如果安排两辆中客车,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算的呢?(3)如果安排一辆中客车和一辆小轿车,最多可
以坐多少人?你又是怎么想的呢?3.我们班小朋友坐一辆中客车和一辆小轿车,够吗?我们请了两位导游:一、二两组的导游是小猴,简称猴导;三、四两组的导游是小牛,简称牛导。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分别请两位导游出场。(1)先看看猴导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猴
导:小朋友们,我们团刚好坐满了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轿车,你能算出我们团一共有多少人吗?①怎样列式?(45+3)②教师:只要算出45+3的结果,就能回答猴导的问题了。(2)再来看看牛导,他又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呢?牛导:小朋友们,我们团一
共有70人,该怎样安排车子呢?①谁会安排的?(一辆大客车和一辆中客车)②不计算,估计一下:一辆大客车和一辆中客车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③那么到底可以坐多少人呢?谁来列算式?(45+30)④教师:只要算出45+30的结果,也就知道安排一辆大客车和一辆中客车够不够坐了,这样也就能解决牛导
提出的问题了。2.教学45+30。(1)45+30等于多少呢?试着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2)谁愿意上来摆一摆,说一说?①为什么把3捆摆在4捆的下面?你是怎么想的?②一共是多少?怎么算的?③你会学着说一说吗?(学生边指小棒边说算法)④教师: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
4捆和3捆合起来,再和单根的合起来。(3)计数器也是学习的好伙伴,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45+30吗?①先思考一下,会拨吗?(拨拨看)②谁愿意上来拨?(学生边拨边说)③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添3颗珠子?④教师:十位上原来有4个十再加上3个十
,得到了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4)小结:通过摆一摆,拨一拨,我们知道了算45+30的时候,要先把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也就是先算40+30﹦70,再算70+5﹦75(板书算法)。谁再来说一说?(5)牛导所带的团一共有70人,
这样给他们安排一辆大客车和一辆中客车,够坐吗?(不但够坐,还多了5个座位)牛导的问题解决好了。3.教学45+3。(1)45+3等于多少?①是48吗?我们来验证一下。(自主选择用小棒、计数器来验证)②先请用小棒验
证的小朋友来汇报。提问:3根和什么对齐摆?为什么?③教师: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5根和3根合起来,再和整捆的合起来。(2)摆小棒验证下来,发现45+3确实等于48,再来看看用计数器验证的情况,谁愿意来拨一拨?①一生演示。②这3颗珠子为什么要添在个位呢?③教师:个位
上原来有5个一,再加3个一,得到8个一,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3)小结:算45+3时,要先把5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也就是先算5+3=8,再算40+8=48(板书算法)。谁再来说一说?(4)猴导的问题也解决了,他
所带的团一共有48人。4.比较。(1)齐读两个算式:45+30=7545+3=48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板书课题)。(2)你发现了什么?(3)这两个算式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多媒体演示拨珠)(4)小结:如果加几十,就在十位上相加;如果
加几,就在个位上相加,也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三、形式多样,分层练习在《郊游》旋律中开始游玩: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26+20=□50+34=□26+2=□5+34=□(1)学生独立完成。(2)分别请两位学生演示第一组题,思考:为什么第一题在十位上添2颗珠
,第二题是在个位上添2颗珠?(3)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41+50=□53+40=□20+67=□41+5=□53+4=□2+67=□(1)不用计数器拨珠,你们还会计算这样的题吗?学生独立计算。(2)谁来挑选一道喜欢的算式说一
说算法?(3)要想算对这样的题目,应注意些什么?(4)(多媒体)闪上面一排,都是两位数加的什么?(分别指题说说:先算什么)总结:它们都是先算几十加几十。(5)(多媒体)闪下面一排,都是两位数加的什么?(分别指题说说:先算什么)总结:它们都是先算几加几。四、全课总
结,畅谈收获在今天的旅程中,你觉得快乐吗?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