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36.473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8)页,336.47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

、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二、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难点:1、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

再生资源。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三、教授新课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62-63的内容,找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分类问题(一):判断下列各项中是否属于自然资源:阳光汽车土地高铁糖果煤炭电视长江问题(二)对下列

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问题(三):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自主学习(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65内容,思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出谋划策:对于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你

有什么好建议?四、合作探究: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课题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时1课时解读课标要求学生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及其分类,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学会分析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了解我国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破坏严重的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解读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地理,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渴望自主探究和自我展示,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教材解读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地理八

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主要是认识自然资源,讲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理念。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通过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环境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基本现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

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地理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及自然资源的分类。2、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懂得如何利用自然资源。3、分析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4、教育学生进行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过

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教学重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

重要性。教学难点1、分析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解读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感受法、分析归纳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引导启发点拨法。学习方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讨

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观察认识自然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视频。学生观察,并回答。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教学、导入新课资源自然资源有哪些。自主学习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提出问题: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有哪些分类?3、自然资源应具备什么条件?4、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阅读62面课文,讨论问题,回答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了解自然资源。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

以致用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析结果,适时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区分后回答。通过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资源,并知道自然界中,有的

资源可再生,而有的资源非可再生,在利用中,应如何对待?过程读图分析资源的利用1、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

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2、小组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谈谈你的看法。不是。对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可能枯竭,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合理利

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分析交流从生活、生产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通过读图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交流的能力。过渡各国的自然资源情况不同,上学期我们了解了日本、俄罗斯、印度等的资源情况,而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

呢?合作探究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现状及对策(一)识现状出示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让学生对“地大物博”有清醒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二)找原因小组讨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却人均不足的原因?(三)想对策1.探究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你认为未来资源需求量会如何变化?总结: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资源供给呢?2.探究二: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并讨论交流,概括归纳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讨论交流,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并探讨对策。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合作、交流和探究的习惯。以及提升价值观。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举手之劳。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

利用和保护资源呢?3.你还有哪些保护资源的好办法呢?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了人类自己,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环保主义者。展示提升,开拓视野知识拓展一、展示提升二、开拓视野启发与保

护珍惜自然资源有关的节日、行动,合理利用、珍惜自然资源不仅在中国、在全球都有共同行动。巴西挽救热带雨林的“我们的大自然计划”;日本的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北欧的新能源开发:而且还有3月22日的“世界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日”;近些年我国进行的“世界地球日”

的宣传主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等等。交流回答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板书设计知识梳理学生整理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标练习反小组合作探究,考察学生本节掌握情况测评馈中考连接:1、(湖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C)A.森林资源B.耕地资源C.矿产资源D.水资

源2、(黑龙江)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D)A.风能B.水能C.生物资源D.天然气3、(湖南)“能见蔚蓝”代表了对未来的期望,下列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C)A.石油B.煤炭C.太阳能D.天然气4、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

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题思想的是(A)A.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染的工厂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4、(山东)2014年11月7日至12日正值APEC会期,北京出现了久

违的蓝天,网络热议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下列举措有利于“APEC蓝”延续的是(D)A.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B.增加私家车保有量C.保持重工业发展模式D.发展绿色能源公交展示成果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基于本节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

强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新颖、多样,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数字的比较、资料的分析,结合讨论、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

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