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下册《3 “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2).docx,共(3)页,19.72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8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贝”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钱、财等字。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4.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教学重点: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教学难点: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
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谁捡得多:出示文中会认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带上词语,后一起认读生字。2.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甲骨文贝类珍贵漂亮饰品钱币购买钱财携带货物3.指名读,全班齐读词语两遍。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3.精读理解,重点突破。A.学习第一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2)在甲骨文中贝字是什么样
子?(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3)什么事甲骨文?出示图片及小知识。(4)“贝”是怎么从甲骨文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呢?出示课件。例举“羊、牛”的演变例子(5)什么是象形字?(6)
小练习:连一连B.学习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贝壳在古代有什么用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划出来。(1)当作饰品(珍贵、漂亮)。出示图片及实物。读一读。(2)当作钱币(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读一读。出示古代贝壳钱币。(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
示什么。(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读一读。(4)“贝”在这写字中表意思,另一部分表音,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形声字。(5)指导书写“钱、财”。(6)看图猜一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出示:铜镜珠宝你还能说出带这两个偏旁的
字吗?(7)拓展延伸三、课堂小结:1.贝的故事。2.出示其他字的故事。四、课后作业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读给家人听。板书设计“贝”的故事当作饰品:漂亮、珍贵、当作钱币:随身携带、不容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