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共(5)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8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
想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全诗共有5节,第一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第五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第一节中“旅行”一词指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落到其他的地方,“四海为家”一词指植物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第二至四节具体介绍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自
身条件、外界条件以及传播方式。其中,“降落伞”“带刺的铠甲”“豆荚”是植物自身的条件;“风”“动物的皮毛”“太阳”是外界条件;“乘着”“挂住”“炸开”是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文中把蒲公英和苍耳分别比作“降落伞”“带刺的铠甲”,准确、形象地勾画了它们的形态;用“准备”“送给”“穿上
”几个词赋予植物人的感情,写出了植物的灵性;象声词“啪”,准确描摹了豆荚炸开的声音。第五节讲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种多样,课文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自然界的植物不计其数,传播种子的方法难以一一例举,所以作者用叠词“很多很多”“许多许多”来概括,巧用“不信”激起
读者一探究竟的冲动,又用“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表达“仔细观察的小朋友会得到它”的意思,这种正话反说更加耐人寻味,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千姿百态的植物装点着美丽的大自然,在植物王国里,也有着十分有趣的事情在发生,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学完今天的
这篇课文,你就会找到答案二.复习提问;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生字,理解了部分词语,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2,认字并组词。3,小结:通过刚才的复习,大家对字词掌握的较好,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的理解课文。三,新授,1,指名读文。zhi2,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二,三四
节,画出诗中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你认为哪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方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把你的想法说一说。3,汇报。(一)讲读第二节。(1),指名读文,(2)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3
)“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4)谁见过蒲公英?(5)演示这种植物,吹一吹,感受一下。(6)你觉得这样的情景美吗?(7)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8)指读课文。(9)齐读。(10)小结:老师希望你们长大后成为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二)讲读第三节。1.导入: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旅行
的?2.齐读这一节。3自己提出问题(1)“带刺的铠甲”指什么?(2)怎样抓住动物的皮毛?4演示实物苍耳,学生体验。5强调重读,“带刺的铠甲”语气要轻快,读出好奇。6指名读。(二)讲读第四节,1.出示问题:自读第四节,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怎样读好它?2.交流你读出一种什么感觉?3.汇报。4.指
导感悟,5.“更”字突出了什么?6.指名读。7.齐读四.1导语:大家想一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都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2板书。3导语: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让我们读第五节。4.齐读。5.从这一节你有知道了什么?6.文中说“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
法?7.汇报(杨絮、柳絮、榆树钱等等)。8.出示几种植物。9.从老师的介绍中你又明白了什么?今后应该怎么做?10.齐读。五、1、课文把不会说话的植物写成什么?这是什么修辞手法?2、总结: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
然很奇妙。3、齐读全文。六、结束: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有趣的事很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七、板书:蒲公英风《植物妈妈有办法》苍耳动物仔细观察豌豆太阳。